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機,才使得自己有機會搶先集中主力與大部分火力吃掉三路日軍中的一路,打破了日軍已經形成的合圍圈。
雲頭砬子一戰,自己如果說是因為部隊的實力大發展而取得的,還不如說是自己過於謹慎。在向佳木斯地區派出偵察部隊之外,沒有忘記南面的依蘭與北面的蘿北方向。先敵派遣了偵察部隊,使得戰場上的主動權得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尤其是南路依蘭方向,若不是早早的摸清楚了這路日軍的具體動向,一旦自己與中路或是北路日軍陷入膠著狀態的時候,自己很可能會被其偷襲,陷入腹背甚至三面受敵的境地。
那裡相對於佳木斯一線來說,雖說道路、地形皆不利於大部隊作戰。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楊震才沒有忘記那個方向。越是看起來最安全的地方,往往也就意味著有可能出現最危險的情況,這一點楊震沒有忘記。
“兵者詭道也”這個道理楊震還是明白的。對於擅長迂迴突破,性格堅韌,以擅長吃苦耐勞的日軍來說,北滿的山林雖然茂密,但並非是不可逾越的屏障。
不過也正是因為南路的道路與地形,而且也靠近鐵路線過近,並不利於自己一方大部隊作戰,所以楊震才將第一戰選擇了那個方向。出其不意,運動設伏,這是楊震自回到這個世界以來大部分時間使用的戰術。
佐佐木到一太自信了。與抗聯以及關內正面戰場上的**打過多年交道的他對日軍戰鬥力的自信,使得他一廂情願的認為除了第四師團那樣過於另類的部隊之外,皇軍的一個大隊的兵力足夠抵抗抗聯數千人的進攻。
而正是有了這個底氣,他才敢制定了這個分兵合擊。以一部做誘餌,吸引其上當。將其引誘出深山之後,主力則採取側後合圍的戰術,爭取一鼓作氣將楊震所部圍殲在湯原西北地區。也正是他的這個自信給楊震創造了一個絕佳的戰機。
不過雖然目前已經暴露出來的下一步戰機看起來很誘人,但前些天幾乎沒有停頓的大體力訓練,加上連續奔襲作戰,使得楊震所部雖然經受住了考驗,但實打實的已經疲憊到了極點。實際上楊震對於自己部隊連續作戰之後,現在究竟還有多少戰鬥力,自己也不太敢有把握。
但此刻楊震就算明知道打不下去,卻也只能硬著頭皮往下打。佐佐木到一雖然斃命,但日軍可以迅速的另外調集一名指揮官前來接替。如果不想辦法擊潰剩餘兩路日軍中的一路,一旦兩路日軍匯合,重新形成一個加強聯隊的兵力,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壓力。
楊震不怕日軍分兵,對於他來說日軍兵力越分散,戰機也就越多。他怕的是日軍匯合成重兵集團。到時候別說一個聯隊,就算是兩個大隊,自己就算有火力的優勢,在硬碰硬的時候,也不是在短時間之內可以解決的。
雲頭砬子那一戰是一個不可複製的意外。自己在那一戰中,完美的達成了戰術上的突然性與火力的集中使用。那場戰鬥之中的主動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雲頭砬子一戰過後,自己無論是戰略意圖還是戰術意圖已經暴露無遺。作為主力的中路日軍與北路日軍兩個大隊已經有靠攏的趨勢。
自己若不能在兩路日軍匯合之前,再吃掉其一部。一旦駐軍佳木斯的日軍快速增援,自己之前獲得的優勢將蕩然無存。甚至自己有重蹈抗聯三路軍的覆轍,只能再一次隱蔽進深山老林。或是穿越小興安嶺,撤至松嫩平原地區的可能。所以接下來這一戰,無論楊震情不情願,都要打下去。
就在直屬炮兵團對著此次日軍臨時進剿指揮部所在地太平川村進行猛烈炮擊的同時,楊震接到了正指揮兩個營對由鶴立出發日軍進行虛虛假假攻擊的郭炳勳自黃昏起,當面之敵開始全力向西南方向攻擊前進,有加速向中路日軍靠攏,自己正指揮一團兩個營沿著法司河沿岸節節抗擊。且鶴立之敵已經出動的電報。
接到郭炳勳的電報,楊震第一時間便知道仗打到這個份上,自己的那些序虛張聲勢的行動,已經失去了作用。自己的戰術意圖,已經是暴露無遺。
快速的撤離太平川一線是必須的。這裡北面還有日軍建立的其他數個集團部落。自己在太平川打的驚天動地,就算是死人都能察覺的到。一旦駐紮佳木斯的日軍接到其他集團部落偽滿警察的彙報,快速的調集援軍,自己將有被合圍的可能。
日軍的機動性,遠不是單靠自己徒步行軍可以相比的。以最快的速度撤離是必須的,但下一步的作戰方向究竟指向那一路日軍,楊震還是有些遲疑不定。
就算自己在太平川地區打掉了其兩個中隊,沿途又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