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勢險要,到處都是懸崖峭壁,與外界僅有一條狹窄的,便是連馬車都無法通行。而且到處都是原始密林,植被茂密,隱蔽性極佳。
在選定了新廠址之後,楊震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機械裝置拆散之後與日軍倉庫之中的半成品、原材料秘密運至那裡。為了滿足兵工廠的電力需要,楊震甚至將日軍倉庫之中兩臺小型發電機與一臺手搖發電機也運輸到那裡。甚至將繳獲的堆積如山的汽油中一半都運了過去。
為了以最快的速度將兵工廠建立起來,楊震不惜中斷了工兵團的訓練,專門抽調了一批老骨幹專門協助建立兵工廠。好在那裡的原始森裡提供了足夠多,也足夠大的木材。本身又有一個大型的天然山洞。只用了半個月便可以投入執行。
為了保衛這個兵工廠的安全,楊震除了抽調最有戰鬥力的兩個連作為專門警衛部隊之外,還從日軍倉庫之中挑選了一部最好的十五瓦電臺與最好的一個報務員。
在轉移兵工裝置的同時,倉庫之中的物資也陸續開始轉移。裝備、彈藥、被服、醫藥、糧食,除了留下部分備用之外,全部分散到小興安嶺的原始密林之中。所有物資的轉移行動,都是在夜間進行。
運輸部隊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動用的都是老黑頂子秘營訓練出來的老骨幹,新兵一律不用,做到了嚴格的保密。
儲備物資的秘密地點以及兵工廠的具體地點,只有楊震與總指揮、李延平、郭炳勳等有限的幾個人清楚。別說一般的幹部、戰士,便是幾個團長都不清楚。那張標有具體位置的地圖,楊震一直隨身攜帶。
為了保護好這些物資不出現差錯,不因為保管不善而損失,尤其是彈藥、糧食和被服等怕受潮的物資,楊震幾乎用光了這個日軍倉庫之中的油布。
同時在不可能留下部隊保護的情況之下,為了避免被現在還很多的野生動物破壞,這些物資儲備地還需要進行一些必要的修繕。最起碼一個鼠害就需要進行嚴格的防範。
轉移這些物資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是極難。既要做到嚴格保密,又要做好預備物資儲備地點的修繕工作,以免出現非戰鬥損失,又要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這個工作難度可謂不小。
好在楊震進佔這裡之時,這個日軍戰備倉庫還沒有最後完工,各種物資與工具還是很充足的。在楊震大量動用繳獲的日軍軍車協助運輸的情況之下,經過十幾晝夜的努力,這些工作還是搶在了月底之前完成。
當然像日軍這種大規模的修建倉庫是不可能的,楊震沒有那麼的勞動力,也沒有那麼多的鋼筋混凝土。最關鍵的是沒有那麼的時間。只能在現有條件之下,儘可能的做好防護措施。
看著搬空了一多半的倉庫,郭炳勳對楊震道:“司令員,只要這些物資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今後就有了與日軍硬碰硬的底氣了。不說別的,就這些糧食與被服,就可以保證我們在冬季不挨凍、不捱餓。”
對於郭炳勳的感慨,楊震微微點了點頭道:“在這人煙稀少、冬季氣候惡劣的北滿,我們的敵人不單單是日偽軍。更多的時候,我們還要與老天爺鬥。”
“在這裡的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對我們的威脅,甚至比日偽軍還要大。飢餓與寒冷,可以說是我們,也是所有的抗日武裝最大的敵人。”
“去年冬天,抗聯的很多部隊不是被打垮的,是被凍垮、餓垮的。當初總指揮去老黑頂子秘營時的樣子你還記得嗎?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還穿著單衣那種感覺是什麼滋味?為了部隊今後的發展與生存下去,這些物資必要保管好,絕對不能出現任何的差錯。”
郭炳勳點了點頭道:“是啊,這些物資可以說就是部隊的命根子。一旦有失,在這地廣人稀的北滿,想要在補充就相當的困難了。尤其在日偽軍嚴密封鎖、控制之下。單單這數萬件冬裝,就很難解決。有了這些物資在手,我們大致可以說的上後顧無憂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3)
說到軍裝。郭炳勳指了指身上除了軍銜之外,全套的日軍軍裝道:“司令員,是不是該考慮換換軍裝的樣式了。我們穿著這身小鬼子的軍裝,只是一時之需,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我們總是穿著鬼子的軍裝,讓老百姓怎麼看我們?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是鬼子那。況且,對部隊計程車氣也有影響。倉庫之中,還有不少的鬼子軍裝的原材料,還有十幾臺縫紉機。我看了一下,至少能給每一個幹部、戰士做一套單軍裝。您看是不是考慮一下,給戰士們換換軍裝?”
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