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打了幾百發子彈槍管便發紅過熱。打到一千多發子彈的時候,槍管便已經變型、報廢。這種武器的射速太快,對槍管的生產要求的工藝較高。即便是使用九二式重機槍槍管改造的,也只能發射幾千發,槍管便報廢。我們手頭只有少量的鉻,除非將衝鋒槍全部停產,否則根本就無法保證這種武器的生產。”
“不過幾個工人師傅說過,這種武器生產簡單,堅固耐用。只要有合格的原材料,短時間之內便可大量的生產。只是使用日式七七口徑的子彈有些不太適用。但這並不算什麼問題。只需在一些零部件上做一點小小的改動便可。”
“至於這個什麼反坦克火箭筒,我們至少現在還沒有這個條件生產。首先製造發射筒使用的高強度合金鋼我們沒有,現在也沒有辦法制造。我們即沒有鍊鋼裝置,也沒有鍊鋼人才。”
“而彈體、風帽、彈底蓋我們雖然能生產出來,但缺乏所需的薄鋼板。錐角為70°的這個紫銅藥型錐我們生產不出來。還有這個機械慣性發火引信,以及彈性鋼尾翼我們都無法生產出來。更別提空心裝藥等其他配件了。楊副總指揮,至少這個武器,除了作為發射藥使用的黑火藥之外,其餘的至少是短時間之內,我們無法生產出來。”
說罷,總指揮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道:“楊副總指揮,我看這兩種武器,我們暫時先不要生產,還是集中全力生產急需的衝鋒槍與改造歪把子機槍,以及復裝子彈的問題。至於其他,還是等以後有條件再說。”
“尤其是這種新式自動步槍,好是好,但射速太快,對子彈的消耗也太厲害。一支這種槍,幾乎比我們使用的日式輕重機槍還要耗費彈藥。按照我們現在只能使用繳獲的日軍原材料生產子彈來看,一旦大量裝備,我們的兵工廠的產能根本就無法滿足需要。”
總指揮指的這兩種武器便是楊震交給兵工廠的後世著名的ak47步槍與rpg2反坦克火箭筒這兩種武器。這兩張武器,楊震原本就是為了與北面那個老大哥用來做交易的東西,只是不生產出一些樣品來,終歸還是缺乏說服人家的有利證據的。
聽罷總指揮的話,楊震並沒有急於回答他。而是沉默了下來。臉上忽明忽暗的不知道再想著什麼。
見到楊震聽罷總指揮的勸告,卻沉默下來。以為楊震有些想法的李延平接過話題道:“司令員,我們的兵工廠能這麼快生產出需要的武器,這與總指揮的重視分不開。兵工廠的生產都是總指揮一直親自在抓。我們的實力有限,原材料除了一些日式武器的材料之外,全部短缺。能做到眼下這個地步已經是最大的努力了。”
聽到李延平的勸解,楊震知道他有些誤會了,便微微笑道:“政委,你這可是誤會我了。我可不是對總指揮有什麼意見。我只是在想一些問題。總指揮、政委,你們看,這兩種武器我們暫時無法生產出來,但不代表有人生產不出來。”
楊震這話一說,總指揮、李延平,包括郭炳勳在內,馬上便都反應過來他指的某些人是那些人。他們很清楚,這些武器圖紙楊震不可能交給日本人。自己又孤軍陷在敵後,可謂是四面楚歌的滿洲,這圖紙也不可能交給別人。這個人只能是北面那個老大哥。
只是有些摸不清楚楊震真實意圖,幾個人沒有胡亂猜測。只是將期待的目光看向楊震。希望這個傢伙別像現在這樣吞吞吐吐的,早點將自己的想法講出來。
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
見到幾個人都用期待的眼光看著自己,楊震便有些撓頭該怎麼去解釋。自己總不能說今年九月份,歐洲會爆發一場世界級別的大戰。德軍那個後來幾乎橫掃了歐洲的裝甲雄師在波蘭的表現,震驚了幾乎全世界。
正是透過這場戰役,讓全世界都真正認識坦克這種終於成熟起來的攻擊力異常強大的武器的巨大威力。而對於北面的那位西部地勢平坦,極為適合大規模運用坦克戰術老大哥來說,德軍的坦克,這是一個極為致命的威脅。而那位老大哥出於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想法,會大力生產坦克和反坦克武器?
還有自己該怎麼說,對面的那位老大哥在今年的冬季,為了所謂的安全理由去強搶自己鄰居的土地,結果被人家揍的鼻青臉腫不說,步兵還在對手大量裝備的衝鋒槍之下,死傷慘重之後,才真正認識到了衝鋒槍的威力,開始大量的設計,生產這種武器?
據楊震自己瞭解,在波蘭戰役結束之後,這位老大哥幾乎瘋了一樣的擴充坦克部隊以及反坦克部隊。所有生產的火炮,除了火力壓制之外,還要有反坦克的功能。
自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