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榮譽。
部隊自建立以來,幾次勝仗也是他在參謀長協助下取得的。可以說這兩個一級勳章,至少目前整個部隊中還沒有人比他更有資格獲取。可為什麼司令員會放棄這個榮譽?卻是那個各級幹部百思不解。
聽著下邊紛紛的議論聲,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李延平笑了笑道:“我和司令員不參與這個授勳是有原因的。我們一個是司令員,是這支部隊的最高軍事首長。一個是政委,是這支部隊的最高政工首長。我們參加授勳,很不合適。”
“你說授低了吧,我們總不能去和下面的幹部戰士搶勳章、獎章。況且,自己也臉上無光。再說我們已經是這支部隊的最高軍政主官了,我們找誰去考核、批准?授高了吧,就算是開軍人代表大會,恐怕也沒有幾個人敢投反對票。”
“為了保證所有榮譽儘量向基層作戰部隊傾斜,我和司令員決定就不參加一切授勳活動了。而且不僅僅我們,總部其他首長也原則上儘量不參加授勳。”
“如有特殊貢獻,需要授勳的話,正像司令員說的那樣,由三分之二的連以上幹部提出,在召開全體軍人代表大會透過後,再行授予。”
“另外,為了表彰總指揮自九一八東北淪陷以來,在對日遊擊戰爭中的貢獻,經過司令員、我以及參謀長幾人商議,曾經決定在這次連以上幹部會議上提出,並授予總指揮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但是被總指揮婉拒了。”
“總指揮提出無論是勳章還是獎章,要重點向一線作戰部隊傾斜。以增強部隊的榮譽感、使命感與責任感。總指揮為人高風亮節,為我們做出了表率,我和司令員自然也不能過於落後。所以,我和司令員決定都不參與授勳。”
李延平的話音落下後,楊震看了看下邊的幹部還在議論,便擺了擺手道:“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大家就不要再議論了。如果對於此次勳章、獎章的授予情況有什麼不滿意,大家會後可以找政委談談。不過要是關於給我們幾個授勳的事情,對不起,概不接待。”
“無論是我還是總部的其他首長,需要的是真抓實幹、能打仗會做工作的人,不需要馬屁精。你們若是真想給我和政委授勳,那就卯足精神,好好的訓練好部隊,多打勝仗。平時,自己多學習、學習,儘快的成熟起來,讓我和政委、參謀長稍微省點心,就是對我們最大的獎勵了。”
楊震說話的語氣雖然有些硬,但力度明顯要比李延平大很多。看著楊震擺明了不想讓會場變成菜市場的臉色,下邊頓時鴉雀無聲,沒有人敢在繼續議論。
見到下邊又恢復了情景,楊震點了點頭。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會場就是會場,要想討論,你大可以回去繼續,但在開會的時候不許。至於等散會後私下會不會繼續議論,這楊震就管不著了。
實際上對於下邊幹部的討論的內容楊震不是沒有聽到。會場選在了作戰值班室,就那麼屁大點的地方,下邊一句話,上邊聽得清清楚楚。只不多對於這些議論,楊震臉上雖然顯得一本正經、不以為然,實際上心中都快悶笑的內傷了。
所謂的這個勳章與獎章什麼的,對於楊震來說都是浮雲,只不過是一個虛名而已。自己就是什麼都沒有,這支部隊不還是得聽自己的嗎?再說相比這些自己部隊弄出的,中央還不見得承認的勳章,對於楊震來說,建國之後授予的那些軍銜吸引力更大。
只是楊震的野心實在是稱不上大。他估摸著按照自己部隊現在的發展勢頭,只要別走抗聯的老路,平安的活到建國後,自己怎麼也得弄一箇中將軍銜吧。只要熬過文革,等改革開放以後,自己不也成了開國元勳了嗎?
既然自己不怎麼在意,又何必去爭取那個虛名?難道說自己沒有獲得這些勳章、獎章,自己就指揮不動部隊?
這些勳章與獎章,是楊震與總指揮、李延平、郭邴勳等幾個人幾經討論才拿出來的獎勵辦法,也是目前最恰當的獎勵辦法。
在撤回群策山基地後,為了表彰在此次作戰之中各有功部隊,鼓勵士氣。楊震與總指揮、李延平、郭邴勳幾個人曾經想過拿出一些獎勵辦法。只是對於軍人來說,最高的獎勵,除了物資上的獎勵之外,就是職務和軍銜的提升。
只是部隊的編制有限,若是提升其職務,也就意味著要擴編。但幾經商議,幾個人都不認為眼下是擴編的好時候。幾個團長,儘管此次作戰之中打的雖然都不錯,但能力上還有相當的欠缺。本身提拔成團長,就已經很吃力了。若是在授予更高的職務,在他們沒有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之前,還沒有能力。
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