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打勝仗,我們才能越打越強。只有消滅了日偽軍,我們才能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要以實力作為基礎。我曾幾次說過,我們需要的不是一觸即潰,只能打順風仗,不能打逆風仗的沙子堆成的部隊。”
“現在我們的裝備足夠滿足部隊的需要,與抗聯的缺槍少彈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了這麼好的基礎,在練不出一支鐵打的部隊,你我,還有那些團長、政委,還有何臉面見人。”
“老郭你書法好,明天你就組織政治部那些秀才,寫上幾幅大字: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每一個團的訓練場上都掛上一幅。明明白白的告訴幹部、戰士,今天你在訓練場上的懈怠,明天在戰場之上是要用生命去償還的。”
說罷,楊震拿起電話,直接要通了在彭定傑隨總指揮渡江之後,暫時主持後勤部工作的政委張鎮華。讓他立即與張婷趕到司令部。
將張鎮華招來後,楊震直接開門見山的道:“你馬上調出六十萬發子彈,將三十萬發下撥給各個補充團。其餘的三十萬發撥付給各主力團,剩下的十萬發撥給兩個分割槽屬基幹團每團各五萬發。”
“另外,在調撥給炮兵團山野炮彈各三百發。各團屬迫擊炮、步兵炮彈按照每門炮十發的數量下撥。除此之外,你在調撥日式手榴彈四萬枚,全部調撥給補充團。按照每個新兵兩枚下發。”
聽到楊震居然要調撥這麼一大批彈藥,將剛剛發了大財不久的張鎮華嚇了一大跳。還以為馬上又要有什麼大的軍事行動的他連忙問道:“司令員,您這次下撥這麼多的彈藥,是不是又要有軍事行動?”
對於張鎮華的疑問,楊震搖搖頭道:“兩個月之內,在日軍沒有大的動作之前,部隊除了訓練之外,沒有任何的作戰任務。這些彈藥都是給各部隊訓練用的。”
楊震的回答不由的讓張鎮華一呆,這麼一大批在他看來近乎於天文數字,足夠抗聯三路軍兩個主力軍打一年戰鬥的彈藥,居然只是用來訓練?楊震這樣的大手筆,在過慣了入不敷出,只能靠勤儉持家才能堅持下去日子的抗聯中呆的時間太長的他,認為這實在有些lang費的嫌疑。
對於張鎮華驚愕的表情,楊震笑了笑道:“這還多嗎?這些彈藥看起來數量很大,但平均攤下來每個新兵只有十五發彈藥用來訓練,老兵若不將本部隊自身儲備的彈藥算上,平均下來甚至連五發都不到。”
“我說同志哥,這些已經是最低的數字了。你總不能讓新兵連一發子彈都沒有打過,便送他們上戰場吧?那不叫作戰,那是讓他們去送死,那樣我們這些做指揮員的就是在犯罪。去吧,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不拿出點家底來,怎麼能將部隊訓練好?”
張鎮華搖了搖頭道:“司令員,倒不是我捨不得。不管怎麼說,我也是當過師政委的人,您說的這個道理我都懂得。只是這庫存彈藥除了前一段時間您送過來的那些之外,日式彈藥現在已經有些略微不足。”
“三八式步槍彈與機槍彈儲備的數量到還可以,即便按照您的要求調撥出去,也略有富餘。但九二式重機槍使用的七點七毫米重機槍彈與日式九七式、九一式手榴彈加一起,儲備數量只能暫時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數字上。”
“我統計了一下,之前部隊打一場中等規模,就像關門嘴子山那樣的戰鬥,一個團的的消耗彈藥數量,甚至比抗聯三路軍全盛時候一年的彈藥消耗量還要多。”
“我們的生產能力現在還很有限,除了少量迫擊炮彈之外,日式山野炮、步兵炮彈雖然有庫存的彈頭與底火,但因為發射藥要優先保證復裝步兵彈藥,以及保障迫擊炮的生產,所以暫時還不能生產。只能依靠繳獲和之前的儲備。”
“復裝的步兵彈藥,又主要將精力放在步槍、輕機槍彈藥以及急需的衝鋒槍彈藥,以及對日式手榴彈的改造之中。”
“加上之前為了試製和生產火箭彈,消耗了大量儲備的無煙火藥。現在我們手頭上的無煙火藥數量已經不多,只能保障復裝需要最大的步槍子彈和輕機槍彈藥。對於重機槍彈,復裝的進展較為緩慢。數量一直就不大。”
“若是一下子抽調過多,一旦有大的行動,這彈藥補給?尤其是重機槍彈,一旦庫存消耗餘燼,繳獲的數量又滿足不了需求,對部隊的戰鬥力影響很大。”
“況且,我們現在只能對日式手榴彈進行改造,自行生產的產能極為有限。每天即便是開動馬力生產,也不過千餘枚。調出這四萬枚日式手榴彈,幾乎已經是如今的全部庫存一半了。”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