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換句話說,這給了一些軍事羸弱的國家一個機會。
只要捨得花大價錢從蒼國購買武器和戰略物資,那麼何愁不能強大?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又是一個騎虎難下的事。
如果敵國購買了武器,自己能不購買嗎?
如果敵國與蒼國交好了,而自己能與之交惡嗎?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從而,就會像是比試一樣,互相之間競爭追逐,一旦軍隊對蒼國的武器產生了依賴,為了維持軍隊的戰鬥能力,就只能是源源不斷的購買蒼國的兵器了。
在這些國家中,最吃虧的應該是阮國。
眾所周知,在此之前阮國與蒼國的關係一向非常的密切,包括蒼國內最先進的武器,譬如騎兵所有用的彎刀與步兵所用的朴刀等等,蒼國都非常慷慨的賣給了阮國。
除了阮國之外,就只有楚國和魏國在幾年前因為戰略需要,購買了一批。
而其餘的物資,例如大白紙和壓縮餅乾,或者是書本與雨傘之類的,民間的商隊來往密切,兩國都從中獲得了實打實的好處。
從某種意義上來,阮國就是在借勢。
借用蒼國先進的技術,壯大本國的力量。
這一點,楊沐非常的清楚。
因為,在地球上的十九世紀時期,尋求對外擴張的日本也是這麼做的,在其軍工產業上,其實在尖端之處也非常的弱小,但就是透過不斷的購買其餘國家的裝備,比如軍艦和火炮飛機等等,迅速壯大己國,而後一躍成為亞洲的軍事第一強國。吳國皇帝的心情,猶如黑暗中的一盞蠟燭。
他明白,四周都是黑暗。
但是不知道在前方的什麼地方,肯定還會有希望!
希望在哪裡?
會盟結束後,他連夜率領人馬出城,快馬加鞭返回國內。
由於今日天氣晴朗,所以道路也都通暢,在蒼國內有水泥路和軌道輔助,出了蒼國之後又有四通八達的商道,只是十幾日的時間,他便返回到了吳國。
一回到國內,便緊急召開了一次大朝議。
商討會盟之後,吳國的避難之策。
一時間,國內人心惶惶,貴族勢力紛紛外逃。
吳國皇帝也不後悔,畢竟這個訊息遲早要傳到吳國,不如趁早平息負面影響好。
於是,在幾位皇族大臣的建議之下,吳國皇帝下令,以鐵血手段接連殺了上千貴族,終於暫時止住了這一股外逃風。
其後,就是振奮人心的策略了,散盡皇宮內庫之財,賞賜給邊關將士。
同時,目標一致對邵國開戰!
此時,諸國皇帝都還在會盟商討細節,周邊各國的皇帝都好不在國內,這便給了吳國一個很大的可趁之機。
策略一立定,立即開始了緊迫有序的運轉。
大軍正在雲集,頭一件大事是任將。
目下,吳國大將吳賁與楚國交戰之外,其餘的諸多大將也都有使命在身,原本一班齊整整的大將頓時顯得單薄起來。
反覆思忖,吳皇接受了臣下的建議,賜幾位遭受貶謫的大將無罪,重新啟用。
中軍司馬、幕府大將、統帥、先鋒等等,任將之事方初告了結。
第二件大事,是會同國尉府等相關官署,一一確定調兵事宜。
自滅國大戰開始,無論分合,吳軍對外出動的總兵力始終保持在一個範圍之內,也就是說,當年所有的大軍始終在關外作戰。
伐晉之打了一年多,因始終未出現兵力匱乏之困境,也就沒有再行徵發國人入軍。
目下,傷亡連同既往傷亡,新軍兵員已經銳減三十萬餘,再減去留鎮邊疆的,主力大軍統共只有二十萬餘,距預計的五十萬大軍相差尚遠。
故此,要調集五十萬滅邵大軍,實際上便是要以這二十餘萬新軍為主力並聚合整個吳國的兵力。
大舉調兵關涉各方,須得皇帝親自出馬籌劃並隨時決斷。
丞相人等,由四方各出一名精幹大吏組成一個聚兵署,依照四方長官商定的方略實施調兵,主要關塞守軍,一律調出由副將率領的三成兵員,合計二萬上下,另外的駐兵重地是拱衛皇都的,同樣調出八成,最後總共合計,堪堪五十萬大軍。
此後,一旦被外邦軍隊突破邊關,吳國內再無抵抗之力。
但是,他只能這樣了。
冒險一戰。
吳國皇帝給所有的發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