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沙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並不是說紅衣大炮就不好。

至少,根據楊沐所知,以及典籍上的那些記載,紅衣大炮在冷兵器時代,達到的效果堪稱碾壓,多次大戰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效能優越,紅衣大炮的射程能夠輕鬆達到七八里遠,射程最遠可以達到十里多,所以成了明朝末期對抗後金鐵騎的最強武器,當時的戰法為,將後金的騎兵誘入城頭紅衣大炮射程,然後用紅衣大炮射擊,效果非常顯著。

由此,也就成為了明末抵抗後金的主要戰力。

史書記載,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發揮極大威力,後金的攻城行動在明軍猛烈炮火的攻擊下,八旗官兵血肉橫飛,屍積如山,是努爾哈赤成軍以來的首次挫敗。

在後來的寧錦之戰中,後金大汗皇太極率領大軍圍錦州,攻寧遠,明軍紅夷大炮再次發揮巨大威力,明軍大勝。

崇禎四年,後金在瀋陽利用俘虜過來的工匠劉漢,成功仿製了西洋大炮,還創造了“失蠟法”,化鑄鐵為鑄鋼,以複雜的退火、淬火程式處理火炮的不同部位,使鑄炮工藝領先於明朝,由於夷字犯上滿洲人的忌諱,紅夷大炮便更名為“紅衣大炮”。

譬如,明清雙方的松錦大戰,雙方均使用了紅衣大炮,明軍在關內加緊造炮,清軍把紅衣大炮用於大規模的野戰和攻堅,清軍僅松山一役,就調運了炮彈萬顆,紅夷大炮三十多門,炸藥萬斤,到陣前備用。

之後,又用紅衣大炮重創了李自成起義軍,追殺到南方。

可以說,明朝並非是亡在滿清手裡,也並非戰力不足,而是在內外交困中,敗在農民起義中,而後就亡了。

真正讓滿清佔據天下的,是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政權。

可見,在冷兵器時代,紅衣大炮有多強大。

紅衣大炮,可以說是楊沐的底牌。

至少,在近五六年內,蒼國是沒有辦法研製出比之更強大的遠端攻擊武器了。

楊沐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一國之力對戰諸國,其實就是憑此底氣。

它是楊沐的底氣所在。

雖然,目前受制於工部的產能,一共也就只有一百多門大炮,但是第一次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紅衣大炮,註定會綻放出令人側目的光彩。

它的影響,將絲毫不下於當初的麒麟軍問世。

天下都將因其而顫抖!

一百多門大炮只是一個開胃菜,組建這樣的一支強大的隊伍,其實還遠遠沒到楊沐滿意的範圍,因為按照這個規模的話,一百門紅衣大炮似乎只能夠裝備一個軍團。

其餘的五大軍團,幹看著過眼癮?

至於將炮兵部隊獨立,組建出新的軍團,楊沐倒是沒什麼打算。

畢竟,軍隊的變革無法阻止,肯定是向前邁進的,未來蒼國的六大軍團肯定是六個全面發展集團軍,目前已經有了騎兵和戰械隊,之後還將有炮兵部隊,甚至未來的火槍部隊,或者說更厲害的……

這一切,取決於科技部的研發和仿造水平,或許是在不久的將來,幾年的時間就可以做到,或許會更久,需要幾十年。

但是不管如何,眼睛放長遠一點,肯定是沒錯的。

六大軍團不應該因為技術裝備的革新而淘汰,而是隨著技術和裝備的革新,越來越強大,始終是蒼國軍隊的中堅力量。

這一支正在行軍的炮兵隊伍,就是剛剛訓練出來,派往前線,即將歸屬於玄武軍團,在這次的大戰中,由玄武軍團全權統轄。

這支炮兵大隊的編制並不大,總共也就三千人,將領幾乎都是剛從軍事學院裡畢業的,受過高等的教育,對炮彈的發射等十分熟悉。

由此可見,炮兵大隊的將領,偏向於專業能力。

也是為什麼,那些將領看起來還未蛻去書生之氣。

炮兵隊伍這次的任務,首先就是要與玄武軍團匯合,並且為了到時候,給敵軍猝不及防的一擊,這支隊伍要保證在匯合之前,絕對不能讓敵軍知道他們的存在。

這是最考驗的地方!

兩軍交戰,縱然攻城拔寨是以城池為主,但是敵軍的暗探還是能夠經過鄉間等地方穿越而過,到後方打探訊息。

如果打探到了大規模的援軍,那麼肯定會將這些援軍的人數和規模以及位置,都一一上報,然後敵軍做出相應的對策。

楊沐敢保證,一旦敵軍得知了蒼軍有這麼一支特別的隊伍,肯定會想方設法打探清楚,甚至是有所忌憚而不敢聚集起來大戰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顛沛三十載

顛沛三十載

一匹白熊
眾生皆苦,為何而活。生在亂世,吾知天命,但天命難從。看吾以劍動乾坤,創千古偉業,謀春秋大計。</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顛沛三十載》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顛沛三十載:</p>
仙俠 連載 3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