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這只是公孫止發發牢騷罷了。
這個訊息,要是被蒼國騎兵將領聽到了,非得笑掉大牙不可。
騎兵是什麼?
那可是最善於靈活變動的!
兩千騎兵,正面撞在敵軍的高盾上,不是找死是什麼?
正確的打法應該是從側面迂迴,一直在外圍騷擾,策應主力部隊對戰,威懾為主而不是投入使用。
畢竟,兩千太少了呀,這點騎兵在幾十萬大軍的面前塞牙縫也不夠,兩萬騎兵倒是可以闖一闖,但也僅限於闖一闖。
魏國小敗一場,阮國的主力部隊壓上了。
這一次,阮國出動了一百萬大軍,後面看到騎兵顯威,又將國內的騎兵調撥出了三萬,一共是一百三十萬。
再加上蘭國和曹國,四個國家會師之後,兵力達到了一百四十餘萬。
十一月二十三,四國聯軍在公孫止的統率下,在江武城外,與秦堪率領的九十萬大軍爆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
江武城,本是原本魏國的一座重鎮,自從被晉國奪佔了之後,對此城池大加修葺,可謂是易守難攻。
秦堪在晉國的五位大將軍之中,一向以沉穩和防守擅長,雙方久持不下。
大雪紛飛,戰事進入了僵持階段。
便在此時,南方戰場又傳來一個震驚諸國的訊息。
楚國,敗了!
原來,就是在十一月初,眼看著蒼國與魏國都有了進展,不甘落後的楚國自然不想僵持下去。
於是派人與蒼國這個名義上的統帥通報了一聲,與吳國和莽國一商量,一同出兵攻打王畿地區,要一鼓作氣打到天子的京城。
出兵最早的楚國,與晉國五大將軍之一華溫奇率領的一百五十萬大軍碰撞在了一起。
一場大戰你爭我奪,加上有從蒼國購買的投石車的加持,將最南方的十幾座城池,轟得滿目蒼夷,一場大戰波及十分廣泛,逃命的難民如同河流一般,瘋狂的向北遷移。
然後,楚、吳、莽三國約定一齊發兵,由楚國攻入王畿內部,然後與另外兩國裡應外合,一同將華溫奇所部全殲。
胃口不可謂不大。
最後,楚國攻倒是攻進了王畿,可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關鍵時刻,楚國被莽國放了鴿子。
好吧,這很吳國。
兩國本就有世仇,上次在會盟的時候還上演了一出鬧劇,如今正是兩國爭奪地盤的時候,背後捅上一刀似乎也很正常。
反觀吳國,這個時候在幹什麼?
它竟然調轉了其中的二十萬大軍,直接攻入了邵國,與莽國爭奪起了土地。
就這樣,三個齟齬的國家,開始了一場讓人看不懂的爭鬥。
於是乎,失去了吳國大軍的裡應外合,楚軍大敗,進入王畿的八十萬大軍被追亡逐北,只能往北方竄逃。
並未深入敵境的二十萬楚軍,也被一退再退,之前奪佔的一些城池,也悉數吐了出去。
粗略估計下來,就因為這一戰,楚國至少了損失了五十萬大軍。
訊息傳開,諸國震動。
南境的聯軍,竟然自己亂了起來?
楚、吳、莽乃是南境的三個大國,當初承諾的出兵數量達到了兩百萬。
如今,不僅是兵力無法達到數量,竟然還鬧起了內亂。
僅此一戰,楚軍元氣大傷,那剩餘的四十萬大軍被堵在王畿內,能不能回國都還不一定,剩下的四十萬楚軍覆滅之日,就是南境全線潰敗之時。
為何?
失去了楚國的這百萬大軍,別說是三個國家內亂,就算是楚國不追究此事,憑藉吳、莽兩國的力量,也啃不動王畿這塊骨頭。
一時間,伐晉聯軍把始作俑者吳國給恨上了。
本來,當初伐晉之戰開始的時候,這傢伙就充當攪屎棍,不遵守盟約。
如今竟然還在盟友的背後捅刀子,等於是直接背棄了盟約。
是可忍,孰不可忍!
當即,聯軍諸國紛紛釋出詔告,聲討吳國的這種行為,就連一些沒有出兵的小國,也發詔告搖旗吶喊,譴責吳國背棄盟約。
楚國朝野震動了。
多少年沒打過敗仗,如何生龍活虎的五十萬大軍一夜之間便被斬盡殺絕了,還是被吳國給坑了,如何能讓人接受?
楚國失去了這百萬大軍,雖然不至於傷及根本,但是沒個幾年修養和重整,是不可能再訓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