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地跑到一處無人的宮殿裡藏了,脫去外面的衣服,露出裡面的夜行衣,就等著天黑,好出宮去——她該乾的事都幹了,現在可以回家了。
皇帝對孫公公說:“拿鏡子來。”孫公公忙端了銅鏡,皇帝在黃澄澄的鏡面上看半天,總覺得映象模糊,對孫公公說:“你來看看朕的印堂,可是發黑了?”
孫公公細看了看,真的有一層黑影,可他哪裡敢說?只能道:“奴婢沒看出什麼?陛下若是不放心,就讓御醫來看看吧。”
皇帝哼了一聲:“那些人這麼長時間,也沒看出什麼,開出的方劑毫無療效,還不如茅道長的丹藥!”他越想越覺得沈汶說的什麼“病入膏肓”犯忌,對孫公公說:“讓人把那女子殺了!”竟然敢咒朕?!
孫公公應了,剛要出去,外面就有太監過來報說:“那個女子逃走了!”
皇帝瞪眼:“什麼?!”
孫公公問了詳情,回來告訴皇帝:“幾個太監暈了過去,再醒來,那個女子就不見了。”
皇帝反而一擺手說:“不要管了,該是太子下了手。”大皇宮裡的,有誰能來救那個女子?明顯是太子那邊讓人劫了去,肯定會殺了她的。
太子也得了訊息,說太監們昏倒,沈汶不見了。他開始多疑——難道是皇帝讓人帶走了沈汶?要私下問問有關自己說的那些話的事?太子心裡有了病,什麼事都要往那邊想。當然,他也讓人去好好搜查,可是偌大的皇宮,沈汶又是能飛簷走壁的,哪裡找得到?何況,有更緊急的事發生了:百官伏闕,率萬民在宮外請願,要求皇帝重審鎮北侯平遠侯之案,停止抄殺兩府!
來人說百官中不僅有過去三皇子那邊的清流,連呂氏官員都在其中!
太子慌了——百官伏闕是文武官員在宮外聚眾示威,還裹挾了幾萬群眾,這是十幾年,幾十年都不會出現一次的事,鬧到這種地步,皇帝就必須給個結論。現在沈二小姐說自己沒獻書信,其他證據都沒有實體,只能先拖著,等四皇子被殺了再說。
太子焦躁地說:“封鎖訊息,不許讓父皇知道!”但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皇帝的眼線到處都是。太子皺著眉:“讓人把住去往御書房的路,至少一個時辰別讓人過去!”一個時辰!那時四皇子該死了吧?四皇子一死,就能對百官有個交代了!太監們答應著匆忙離開了。
四皇子的馬車行駛得很慢,因為沿街已經滿是人群,比他進宮時更加擁擠。街口有書生們激憤的演說,道路上民眾大聲喧譁。許多店鋪竟然在分發單子,說是什麼沈二小姐的“告民書”,還有人高喊著:“沈二公子以千人退了北戎十幾萬軍兵,乃是當世英雄!沈家怎麼可能通敵?!”……
四皇子表情凝重,在這一片混亂中,他看到了許多推波助瀾的手段:以書生伶人之說辭刺激人們正義之心,以沈家軍義兵的行為挑戰所謂通敵謀反之說,以戰報和沈二小姐之書信對質聖旨的不實,利用書館和商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印刷了書信,文武官員肯定也有行動,大約是在宮前伏闕了……京城現在雖然人心惶惶,但是居民有百萬眾,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來個見義勇為,那就是十萬人,這幾千御林軍能如何?難道要殺戮京城百姓?沈二小姐既然佈置下了人來保衛兩府,難保不會有人混跡在平民中對御林軍下殺手。真讓御林軍和京城的百姓們打起來,皇家不見得能贏……可惜自己大概會在黎明前死去,看不到勝利的曙光了……
越往鎮北侯府方向走人越多,可是人群最終還是給皇家的儀仗讓開了路。到了鎮北侯府門前,門口是一些御林軍的軍士,百姓們都圍在院子外面。四皇子見此情景,使勁動腦筋:在大庭廣眾之下,太子的人大概不敢動手,可是如果他進了院子,就離開了外面百姓的視線……四皇子很想找個藉口留在大街上,可是捧著詔書的太監對他示意道:“四殿下請。”四皇子拉不下臉子賴在外面,只能暗歎一聲,扶著丁內侍的手臂走入了鎮北侯府內。
這裡是他原來一直想來的地方,這是蘇婉娘長大的地方,是蘇婉娘及笄的地方,可他沒有想過他是在這種情形下進的鎮北侯府。府中大路兩邊站著御林軍的兵士們,許多人臉上都帶著驚恐的神色。
他們一行人跟著一個御林軍兵士往裡走,終於到了後院。四皇子知道沈汶在北方的安排,這個女子能設計北戎幾十萬大軍,自然不會讓御林軍傷害自己的家人。所以他從來沒有擔心過蘇婉娘,可是他往前一看,就嚇得背後一層冷汗:前面的內院牆外,躺滿了御林軍的屍體,血腥味兒瀰漫,遠看一片殷虹,可想那時的戰鬥多麼慘烈。四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