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激戰進行時 (第3/5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是射程超過百步的弩。
達官貴人出門,護衛的警戒範圍通常也就十來米範圍之內,頂多再外擴到百米左右安排眼睛盯著。
刺客可以在一百五十米之外實施刺殺?先躲在有視野遮蔽的地點,很突然冒出來射箭,真的就是防不勝防的一種刺殺手段。
不玩遠端狙擊,距離近了用弩去射?要知道強弩的穿透力很強,十步之內一般能夠射穿三層甲。
若是有三稜箭頭?弩的穿甲能力就更強了。
因此,弩被廣泛使用之後,歷朝歷代禁止私藏,一經發現以謀反罪論處。
弩這種武器,其實樓氏並非是發明的一方。
這裡所說的不是發明一方,所指的不是樓令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將弩給製造了出來。
諸夏這一邊,最先發明弩的是楚人,經考究那個家族是琴氏。到底是戰國時期發明,或是春秋就發明並製造出來,無法進行考究了。
能夠知道的事情是,琴氏發明並製造出弩,為的是刺殺某人。
當然了,樓令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之上,可以照抄他人的答案,樓氏的弩也就款式更多,正拿到戰場上進行實戰檢驗。
“有多少部弩出現故障?”
“回稟,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兩百餘部弩發生故障。”
“這麼多!?”
“這……,實戰與演習不一樣。”
樓司當然知道實戰與演習不一樣,納悶的事情是故障率也太高了。
其實不難理解。
前裝火槍出現之後,哪怕是訓練得再好計程車兵,他們到了實戰階段因為過於緊張或慌張,會出現裝錯藥的情況,乃至於會忘記抽出清理槍膛的通條。
弩機需要裝箭與拉弦掛鉤,加上存在多個部件,掉到地上或是操作不當,可能讓某個零件壞了。
說到底,樓氏的多款弩,它們還在驗證階段,可能過於講究精細,導致不那麼皮粗耐操。
樓氏是有在展開家族內部的教育,不代表每一個人都能識字讀書。
面對文盲率奇高的部隊,無疑蘇聯在武器製造的理念很正確,既是千萬不要搞得太精細,該追求的理念就是皮粗加簡單易懂。
“數量制約導致不構成必要,讓弩手停止射擊,換上弓箭吧。”樓司進行吩咐。
其實,樓司可以集中蹶張弩的使用者,搞針對楚國貴族的遠端狙擊,哪怕一部弩射不中,集中數十部弩覆蓋總是能增加命中率。
問題是什麼?正在與晉軍交戰的敵人是楚軍,晉國目前沒打算與楚國徹底撕破臉。
針對貴族進行狙擊,起碼要等晉國與楚國撕破臉之後,可不能是樓氏單獨承擔所有。
肯定有另外一個前提,也就是楚軍還沒有將樓氏逼到那份上。
如果是非做不可,哪來還有顧慮呢。
“轉移陣地,準備覆蓋右翼的楚軍。”樓司看到中央戰線持續推進,魏氏負責的戰線推進速度較慢,做出認為正確的調整。
樓司同時猶豫要不要去提醒樓令,關於三位兄長推進速度有點快,可能與其他友軍形成脫節的事情。
最後,樓司還是來到樓令這邊進行提醒。
“放心,為父一直在看著。”樓令當然希望幾位兒子和諧友愛,對樓司來提醒進行了表揚。
受到表揚的樓司非常高興,請示道:“那我需要轉換陣地嗎?”
停止對中央戰線的遠端支援,其實是提醒樓小白、樓武、樓朔放慢推進速度,期間有空檔可以轉移陣地支援友軍。
中央戰線的晉軍失去遠端支援之後,楚軍可以更從容地進行補兵。
這樣一來,只要樓小白沒有失去理智,能夠從楚軍的補兵情況進行判斷。
明明能夠補兵,楚軍卻是仍然一退再退,明擺著就是在設局,不對嗎?
這個時候,樓小白要是沒有察覺到異常,不是人飄了,便是能力實在一般。
樓令想考驗樓小白對局勢的掌握,暫時並未對前線做出什麼指示。
“有新的命令之前,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樓令有那份權力,也有足夠的資本,肯定樂意子嗣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需要幹什麼都需要人提醒,跟提線木偶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好多家庭,家長明明管教很嚴,偏偏子女就無法成才呢?跟父母的水平就擺在那裡有關,再來就是管控多了未必是什麼好事。
事實上,事事都管的家長,註定難以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