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腦子有病吧!? (第2/5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哪怕成為世修降表的一個家族,怎麼都還能高高在上。
那些就只是想一想而已。
只是稍微拐個彎,要啟動新一輪的兼併戰爭,有那麼多人表現得抗拒。
樓令對晉君周的說法是,他們多佔一些,子孫後代不爭氣,也不至於一下子敗光家產。
可能是晉君週年紀小,沒有將樓令的話聽進去。
樓令對中行偃說,趁他們能夠做更多的時候,盡力去辦成更多的事情。
結果是什麼?中行偃非但沒有什麼觸動,他當時看樓令的目光就是在看待異類。
後面,講實話就是樓令悟了!
沒錯!
樓令真的悟了!
世界上只有適用的制度,沒有絕對完美的制度。
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當代人的特有觀念,大概只有孝道會被永遠提倡。
沒有多少人接受新的觀念,對吧?
他們卻是會角逐能夠看得見的利益!
樓令悟到就是對外人在今後只做不說。
對內?子嗣或族人、家臣,便算是樓令的“內”了。
為什麼要去那樣做,做了有什麼好處,能夠對長久的未來起到什麼影響,等等之類需要歸納且分節奏將觀念和思想教匯出去。
實際上,大一統觀念並非一朝形成,那是歷經近百年的戰亂,很多人看到荼毒遍地,看到了民不聊生,也看到了自己的出路,由很多人進行思考或討論,慢慢出現了大一統的思潮。
誰第一個歸納並總結不一定很出名,去真正實施行動且推行得到延續才能作為一個很重的符號被記載於青史之上。
例如說,奮六世之餘烈的始皇帝,他完成了幾代人的最終目標,世人只記住始皇帝,壓根沒有多少人知道“六世”究竟有誰。
關於大一統理論有兩個,一個是商鞅提倡的武力一統,另一個是董仲舒建議的文化一統。文武兩相進行結合,才讓大一統變得完整。
樓令要從零開始,有很長的路要走。
“收攏部隊,最遲二十天之後撤軍。”
郤錡才是全軍統帥,他不是事事都詢問別人的意見,認為應該做什麼,下達了命令。
由於時間倉促的關係,晉軍在楚地的收穫沒有多麼誇張,重大意義在於成功入侵了楚國的本土。
時間來到撤軍的當天,晉軍有序地向北撤退,會合了來自其他國家的聯軍,一路沒有波折撤到鄭國的土地上。
在晉軍撤退之後,子革率軍趕到“方城”附近,沒有對晉軍展開追擊。
“追?你去追嗎?”子革面對孫安的提議,臉色極其的不好看。
孫安之前並不在封地,應徵去參加對吳軍的戰爭,回到封地看著一片狼藉,心止不住流血。
“不追?連做做樣子都不做嗎?”孫安極其不甘心。
晉軍肆虐之後的“葉”地,城池倒是沒有陷落,外面的村莊卻是全空了。
什麼叫全空了?就是人消失不見!
孫安到現在都不知道村子裡的人是逃了,亦或是全被晉軍帶走,只知道不管是哪一種,家族都損失慘重。
“是你孤陋寡聞,還是患了腦疾?”子革本就很煩,講話客氣不到哪去,說道:“晉國現如今便是掛在正空的烈陽,我們根本無力與之正面抗衡。真的想打,至於一次次躲避,明知道晉軍侵犯本土,集結好大軍又等晉軍離開再拖拖拉拉過來?”
孫安還真不知道楚國的實情,被子革一頓批,批得目瞪口呆。
主要是叔孫敖過世之後,孫安沒有在中樞任職,還活在楚國強大的過去。
畢竟,現在沒有電視、廣播、報紙之類,想要獲得資訊太難。
這樣一來,沒有參與到各種大小事裡面,想知道大體情況都困難,不用說了解實際的本質了。
楚國現在的麻煩很多!
他們被吳國接二連三入侵,作為大國的體面被丟在地上踩踏,無論如何都需要報復回去。
楚國想報復吳國的話,不能再小打小鬧,怎麼都要集結出五萬以上的部隊。
然而,公子罷指揮失誤,不說全軍覆沒,怎麼都要折損兩三萬。
更重要的事情是,晉軍這一波入侵楚國本土,給予楚國上上下下造成了各方面打擊很沉重。
晉軍的打擊不限於消滅多少楚軍,到底從楚國掠奪走了多少人口或物資,主要體現在精神領域上面。
僅僅是公子罷不戰而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