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規模,再加上崛起的時間太短,真要是交到一個不靠譜的繼承人手上,危險程度遠超歷史悠久的老牌家族。

作為一家之主的樓令發現自己的繼承人樓小白出現問題,及時地進行糾正與處置,能夠說是一種錯誤嗎?

春秋時期已經有“慈母多敗兒”這句諺語了。

嬌姬在教育樓小白的時候,其實也是往嚴厲了來教,怕就怕教育不好,使得樓小白未來無法接過重擔。

只不過,人總是顯得很奇怪,比如可以接受自己往死裡去抽某人,不允許其他人對那人一絲不好。

嬌姬有些沒有搞懂樓令到底什麼意思,只是心裡清楚不是死纏爛打搞清楚的時機,幾個深呼吸按耐下焦躁感,走到樓令身側半臥依偎著。

本來不想多說什麼的樓令心裡一軟,說道:“國君強制拔高了魏氏的地位,挑釁目標都給魏氏安排好了。小白與國君太親近,現階段不適合待在本土。”

所謂的本土,自然是晉國本來的地盤,不將近幾年兼併的地區算進來。

這樣一來,秦地、鄭地、楚地的新佔區,一應都算是新地;晉國本土的人可以自恃為老晉人,喊那些剛併入晉國不久地區的人叫新晉人。

“國君和其他卿大夫還沒有反應過來,根本沒有思考怎麼來安排老人與新人的待遇,恐怕是會出現問題,小白更不應該待在本土了。”樓令補了一句。

嬌姬發現自己竟然沒有聽懂。

樓令稍微一看就看出嬌姬沒有聽懂,不得不進行解釋。

一個國家高速擴張期間,人與人絕對會存在對比,一般情況下老人會看新人各種不爽,大概就是:失敗者,也配享受一樣的待遇?

樓氏之主樓令有可以借鑑的例子,並不擔心老人與新人產生太大的衝突。

在處理這種事情上,廣泛來說就是不能秉承絕對的一視同仁,細說則是需要幾十萬字的論文來闡述為什麼不能那麼做的觀點了。

“總之,小白與國君是好友,又是中軍將的女婿,我甚至連讓小白待在‘太原’都不樂意。怕的就是小白以為自己很聰明,搞出瞎出主意的情況。”樓令說道。

嬌姬覺得自己好像是聽懂了一些?

老人與新人的那種鄙視鏈,會根據每一次擴張繼續下去,要是中樞沒有處理妥當,歷史上的秦國已經給出了答案。

老秦人非常不爽新秦人與自己獲得同等待遇,乃至於新秦人在待遇上遠超老秦人。

等列國被掃滅,新秦人也不感謝秦廷的一視同仁,乃至於認為一視同仁就是最大的惡意。

什麼一視同仁?到始皇帝時期,大概就是庶人犯法一律同罪,貴族犯錯看朕的心情。

而秦法哪怕是經過一再改良,後面去掉了商鞅定下的很多惡刑,過慣了散漫生活的很多六國之人依然無法接受。

在那種情況下,很多老秦人該得到的賞賜沒有獲得落實,他們要服的徭役與新秦人一樣,秦廷鬧得一個新舊都不討好。

搞到秦國將要亡國之際,老秦人決定不伺候了。

秦國是失敗的例子,誰成功了呢?不用特別找了,西漢就是。

那麼,西漢怎麼辦到的呢?簡簡單單就是史上第一位皇后呂雉拿了一個意見:躺平加擺爛!

說白了就是中樞別去折騰普通人,讓他們好好過日子,時間一久總是會讓世人習慣被當前的朝廷所統治。

好傢伙,真是好傢伙。漢廷是不折騰普通人,逮著各種貴族往死裡折騰,尤其喜歡折騰諸侯,整得老劉登極在位沒幾年,年年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前往平叛的路上。

漢廷是有天命的。

呂氏風波過後,倖存又得勢的貴族想著挑一個好欺負的人當傀儡,挑誰不好挑中代王劉恆。

等劉恆登基,他在位期間解決掉的老牌貴族可不太多,還沒有起什麼大亂。偏偏他也繼承呂后的國策,也就是不折騰普通人。

如果說劉邦打下了江山,守住並讓漢室得以被奉養四百多年的人之中,一定是劉恆做了超大的貢獻。

對不上不恰當,但樓令不是劉邦,樓令也看不到樓小白有劉恆的本事。

天賦不足,難道不該後天來補?

樓令可是知道秦國為什麼能夠連續出六位明君,不是因為別的,單純就是作為父親夠狠,要麼是丟到野外去當野人,不然就是外派到他國做質子,總之就是不給享受錦衣玉食的機會。

早年間的樓令太過忙碌,沒有專注於教育樓小白的時間。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顛沛三十載

顛沛三十載

一匹白熊
眾生皆苦,為何而活。生在亂世,吾知天命,但天命難從。看吾以劍動乾坤,創千古偉業,謀春秋大計。</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顛沛三十載》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顛沛三十載:</p>
仙俠 連載 3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