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不是偶遇 (第3/5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點都不想搭理季孫行父,碰上了不得不打個招呼而已。
晉國一直不是那麼喜歡魯國,礙於需要壓制齊國,以及阻止齊國西進,不得不扶持魯國。
如果魯國像宋國那麼識相,有來自晉國的扶持,起碼是在武力上進行保障,可能魯國不會像宋國過得那麼舒服,至少不用擔心捱打的時候,老大哥不及時出兵來救。
偏偏魯國很傲嬌,他們需要得到晉國的鼎力支援,一次次又愛給晉國甩臉色,每次都能夠給自己製造出危機。
比如這一次,魯國受邀前往參與會面便是,不帶多少部隊,什麼事都不會有。
魯國偏不,甚至魯國出現了晉國窮兵黷武的聲音,不少腦子有病的儒生還說會到“新田”勸晉國君臣止戈。
什麼玩意來著,勸晉國止戈?
晉國是怎麼有如今這般的強盛呢?不是晉地多麼得天獨厚,完全就是依靠拳頭打出來的強大。
一個依靠武力強大起來的國家,哪一天變得愛好和平,基本上也是進入滅亡倒計時了。
所以,那些想要勸晉國止戈的儒生,是不是腦子有病?
他們的病情很嚴重,到了一旦晉國止戈的話,魯國失去來自晉國的武力保障,壓根擋不住齊國的侵襲這一點,乾脆就是眼睛沒瞎心瞎,給看不見了。
樓令當然有聽到來自魯國甚囂的傳言,聽了之後只能說是波瀾不驚。
話說,樓令知道春秋之儒跟大一統王朝之儒的區別,只是一些觀點總是會重合。
再者說,一個學派的人太多了,總是難免出現一些神經病。
“晉卿?”季孫行父見樓令不答,再次招呼。
“我很忙。”樓令實話實說:“兩年不在國內,近期也要忙碌子嗣的婚事,屆時會邀請魯卿作客。”
意思就是:哪裡涼快去哪,莫挨老子!
搞笑呢!?
魯國君臣敢做就要敢當,做了再扭捏只會讓人看不起。
再者說了,樓令跟魯國任何人的交情都很一般。
即便是有再好的交情,不可能讓樓令為了私人的交情,去幹涉國家的大事。
說完的樓令吩咐馭手駕車而走。
這一走,倒是讓樓令該做的事情沒有做。
什麼事?
剛才,樓令正交代一些事項到一半,沒有完全跟樓小白講完。
季孫行父站在原地看著樓氏的隊伍遠去。
“上卿?”伯夏剛才完全不敢吱聲,眼見著已經開始妨礙城門的交通,不得不提醒一句。
“看得出來,樓氏之主對你很好奇。”季孫行父回過神來,講了那麼一句。
現如今,三桓在魯國很強勢,只不過遠沒有後面可以把控上上下下的權勢。
在伯夏這一代,他還不是三桓其中之一的家臣。
到了叔梁紇成年之後,魯國幾乎就被三桓完全把控住,甭管名下到底有沒有封地,只要不是臣服於三桓的其中一家,不要想在魯國好過。
孔夫子有一段時間就很渴望成為三桓其中一家的家臣,只是聽說舉行宴會可能邀請自己,沒有接到正式的邀請就屁顛屁顛跑過去,半路上碰到了一個叫陽虎的人被嘲笑,兩個人就徹底結仇了。
哦……,陽虎不止是嘲笑孔夫子,他聽孔夫子說三桓舉行宴會進行了邀請,不知道答案之前,本意是嘲弄就給認證了一下。
等孔夫子真到了舉行宴會的地點之外,要進去卻得知自己根本不在受邀請的名單,偏偏路上陽虎給了認證,能夠不惱羞成怒嗎?
伯夏並不效忠季孫行父,跟隨前來也只是充當護衛的角色,聽得深深皺眉。
咋地?
難道因為樓令對伯夏的好奇,需要伯夏為魯國犧牲嗎?
伯夏要是願意的話,該是何等的犧牲方式呢?
“曾經的趙氏喜歡招募猛士。”季孫行父提點了這一句。
伯夏眉頭皺得更深了。
趙氏從趙盾開始,他們確確實實是很喜歡招募勇士,特別是在白狄的各部落招募,搞出了“五虎將”的花名。
趙盾的行為被後面的趙氏之主繼承,一代代“五虎將”到趙朔當家才不再頻頻現身。
那跟趙朔身子骨一直不好有關,自然也就讓“五虎將”無法出現在戰場,再延續“五虎將”的威名了。
而等趙朔病亡之後,直至趙氏被晉景公滅掉,所謂的“五虎將”也就煙消雲散。等趙武復立趙氏,壓根沒有再搞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