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敵軍偏師覆滅了?”欒書也是剛剛才接到戰報。 主戰場與區域性戰場開啟交戰的時間一前一後,主戰場開打的時間還要早區域性戰場四五天。 欒書環顧了一群同僚一圈,讚歎道:“中軍尉不愧是名將啊!” 事實上,他們所處的位置之所以叫主戰場,只是因為晉軍和秦軍的主力都在這一邊,要是以兩個戰場的參戰部隊而論,真不好說哪邊才是主戰場。 之前有提到過一點,哪裡有最為重視的目標,不以參戰人數多寡區分,主要目標在哪裡,當地便是主戰場。 韓厥卻是皺眉,說道:“太快分出勝負了。” 郤至冷笑了一聲,說道:“讓你們加快節奏,你們偏偏要慢慢來。” 那麼就是說,主戰場這邊的晉軍一直在跟敵軍玩耍,並未真正去用過力?這種說法充滿了假設性質,一定不能夠當成結論。 韓厥那樣說,怕的事情是對面敵軍得知偏師被消滅之後,認清交戰態勢的走向選擇撤退。 而郤至篤定一點,要是他們肯認真來打這一場戰役,壓根不用耍什麼花招就可以將敵軍摁在地上摩擦。 要知道一點,晉國這一次可是動員了四個滿編軍團,哪怕上軍去了南部沒有實際參戰,西征的仍有三個滿編軍團。 所以,即便沒有那些盟友,僅是晉軍的參戰部隊就多達十一萬兩千五百,數量方面比秦軍和白翟人加起來少,質量或許也沒有勝過太多,依舊能夠輕易獲取勝利。 說晉軍的質量也許沒有比秦軍、白翟人好到哪去,主要原因是晉國動員太多的“羨”了。 “中軍尉確實是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啊。”欒書說道。 他們當然認定可以擊敗對面的敵軍,甚至認為只要認真可以很快擊敗,之所以不那麼做的原因有許多,其中包括想要勾引一下南邊的楚國。 之前,欒書有派使者南下去楚國都城,目的當然是緩和與楚國的關係。 只能說,楚國那邊對晉國釋放的善意非常平淡。 比較詭異的事情是,哪怕楚國君臣看上去兇惡,近兩年楚國卻是不再主動北上了。 也許並不是詭異?根本原因在於楚國被吳國敲了一記悶棍。 另外,前幾年晉軍可是在楚國的家門口滅掉了沈國一次,心態膨脹階段的楚國君臣自然不肯吞下那份委屈。 欒書在自己的案几上翻找文牘,一邊說道:“中軍尉除了送來戰報,還進行了一個請示。” 眾人看著欒書翻找文牘,沒有提問樓令的請示是什麼。 欒書找到了要找的文牘,示意自己的隨從給幾位卿大夫傳閱。 文牘上面的內容歸納起來很簡單,樓令認為秦國幾乎傾巢出動,有鑑於秦國一再對晉國不宣而戰,好幾次還在晉國無差別進行屠戮,應該給予一次大教訓。 所以了,樓令先請示戰勝敵軍偏師的部隊是回到主戰場參戰,還是趁秦國腹地空虛進去破壞一番,報以前秦軍在晉國大肆殺戮的仇。 “中軍尉統帥列國的軍隊去報我們的仇?”邯鄲旃的存在感很低,他這一次不知道被戳中了什麼笑點,說完忍不住笑出聲來。 郤至斜視邯鄲旃,說道:“有什麼可笑的地方?” 邯鄲旃可不想跟郤至起衝突,正色說道:“我們的仇,該由我們自己來報。” 欒書插話,問道:“新軍將的意見是,拒絕中軍尉率軍突襲秦國腹地?” 邯鄲旃趕緊搖頭,說道:“旃並非這個意思,只是……”,他一時半會找不到什麼其它的理由。 晉人的仇當然該由自己去報。 只不過,戰役的進展是主戰場根本不需要援軍,戰勝敵軍的偏師確實很適合用來突襲秦國腹地,不合適的地方在於偏師的列國軍隊太多了。 邯鄲氏現在別說是得罪卿位家族,他們現在誰都不敢得罪。 當前,邯鄲旃最害怕的就是被算後賬,很努力想要跟某個有卿位的家族聯姻,屢次試探都遭到拒絕,打定主意辭去卿位後貓在“邯鄲”徹底不動彈,裝死到大家遺忘邯鄲氏背棄了大宗趙氏。 由於趙武還沒有得到時機坐上卿位的關係,致使邯鄲旃只能一直顯眼。關於這一點,邯鄲旃時常感到如鋒芒在背。 邯鄲旃當然知道徹底死掉的趙氏,對邯鄲氏來說才是最好的趙氏,關鍵問題在於邯鄲氏沒有膽子去殺趙武,更不敢對看似虛弱的趙氏用兵。 “別廢話了。”郤至看上去沒有多少耐心,說道:“要麼答應令的請求;不然就調回列國的軍隊,選派新的部隊給令,讓他去突襲秦國腹地。” 總之就是,郤至贊同突襲秦國的腹地。 旬庚笑呵呵地說道:“我家可以抽調部隊給令,想來魏氏很願意參與突襲秦國腹地。” 那就是有舉足輕重的兩位卿大夫贊同突襲秦國腹地了。 不對,旬庚贊同的話,能夠視為智罃必然不會反對。 算起來的話,就是有三名卿大夫願意接納樓令突襲秦國腹地的建議。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大唐升官記

大唐升官記

偉翰
關於大唐升官記: 寒雲,穿越成貞觀縣令,打造大唐最強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四女主,文、武、貴、野,四條風格迥異的劇情線,意想不到的大結局。本文配角色形象圖,主角配角齊上場。
仙俠 連載 8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