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如戲耍孩童一般 (第2/3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的那個白氏?”
智罃很奇怪地說道:“要不然還能是哪個白氏。”
樓令心說:“是白起的那個白氏嗎?”
春秋時期,包括戰國中前期,頂住秦國半邊天的家族便是孟氏、西氏和白氏。其中的西氏是戎人的跟腳,白氏則是秦國公族之一。
到戰國中後期,秦國因為商鞅變法期間大肆打擊和削弱老牌勢力,同時對外吸納各種人才,一再與楚國聯姻,導致秦國內部的楚系一度控制秦廷,後面的山東系話語權方面極重,一直在白起和王翦重新站起來才讓“老秦人”在朝堂的話語權有一定比重。
智罃繼續去巡視了。
由於有段距離的關係,樓令真聽不清楚欒書與白溪在喊些什麼,只見雙方下車,各自的車組成員抬車調頭,分別回到本陣。
“中軍尉。”有人過來,行禮之後說道:“中軍將請中軍尉出陣進行武將對決。”
樓令應道:“諾!”
春秋時代,陣前進行武將單挑是很頻繁的事情,楚國的養由基就是因此而出名。
“除了演義作品之外,沒有聽說哪個朝代像當今還有武將陣前單挑吧?”樓令其實不是那麼確定,根由在於對歷史不熟。
因為是要秦軍進行武將單挑的關係,哪怕樓令對自己的武力值相當自信,還是預備了一些後手。
畢竟,秦國可是有在武將單挑期間耍詐的歷史,有幾次說好要進行武將單挑,結果給全軍壓上了。
想來包括欒書、旬庚、韓厥、智罃在內的四位卿大夫,他們一樣會對秦軍耍詐進行必要的防備。
樓令的戰車組單乘出陣。
作為馭手的追看上去很興奮,小聲不知道在嘀咕什麼。他其實是在碎碎念關於揚名天下的事情,理由是養由基以此出名。
作為車右的樓冰看上去則是有些緊張,他還是初次擔任樓令的車右,有些緊張挺正常的。
戰場上除了偶爾的馬嘶和牛哞之外,顯得相對的安靜。
兩軍將士等著看武將單挑的過程,大概每一方都堅信己方的戰將能夠取得勝利?
秦軍那邊有戰車出陣。
樓令所在的戰車後面與敵軍戰車相隔三步左右停下。
“代寡君問候秦君。”
“代寡君問候晉君。”
“我,晉國中軍尉,‘平陵’、‘瓜衍’、‘呂’、‘太原’的主人,樓氏家主令。”
“我,秦國庶長,名下沒有封地,陶氏家主衛。”
這是在幹嘛?進行必要的禮節而已。
要是想顯擺的話,其實應該從自己祖上出過哪些名人,血脈體系介紹清楚,還能夠將擔任過哪些官職細細數來。
“請。”
“請!”
兩軍陣前又出現相同的一幕,也就是樓令所在車組和陶衛所在車組下車,抬著戰車進行調頭。
沒辦法的事情,誰讓戰車無法完成原地調頭,是吧?
這一次,樓令可沒有去幹自己抬車調頭的事情,一直正面對著陶衛等人。
對面的陶衛同樣在防備樓令可能的偷襲。
所以,不管是晉人還是秦人,他們壓根不信任對方的節操,哪敢將後背交給對方呢!?
兩乘戰車拉開百步(約150米),期間也完成了調頭的舉動。
樓令與陶衛再次遙遙互相行禮,隨後腳下的戰車開始動起來。
“別緊張,一箭……最多三箭就能夠結束致師了。”樓令說著已經做出挽弓射箭的動作。
在樓令射出第一箭的時候,雙方還有七十步(約105米)的間距。
射出去的箭矢自然需要時間來飛,它看著並不是完全的直線,先是往天空飄了五十步(約75米)的距離,隨後箭鏃向下,有引力加強動能,速度增快往下掉去。
陶衛的車右已經向上舉盾準備擋下箭矢。
樓令射出第一箭,很快又射出第二箭,兩次射箭間隔不到一個呼吸的時間。
第二支射出的箭矢?因為樓令與陶衛是戰車加速靠近的關係,它被射出去的時候,雙方的距離已經拉近到五十步,看彈道軌跡是一種直線的激射。
一聲磕碰聲,陶衛的車右成功擋下了樓令射出的第一支箭,可是該名車右臉上感受到了血液帶來的溫熱。
那是第二支箭直接射中陶衛的額頭,箭鏃穿進去又直接貫穿,導致陶衛連悶哼都沒有發出一聲便陣亡了。
死去的陶衛身軀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