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歷史的慣性 (第1/5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重新恢復交戰之後,雙方的第一天打到下午就各自收兵。
不用多說,那麼早收兵肯定是有一方承認打不過,不然該是交戰到傍晚才對。
“鄭軍再一次認輸了。”
“偃旗嗎?”
“對,偃旗。”
“看來是被楚國君臣逼急了。”
進行偃旗的話,出戰部隊要交出一半,另一半在隨後的交戰中也不能再出戰。
這樣看,鄭國君臣分明是利用規則,忍痛交出一半人手,換取另一半人手得以儲存。
為什麼說鄭國君臣在利用交戰規則?指的就是偃旗之後,另一半的部隊不用再出戰。
類似的事情鄭國做過不止一次,偏偏是在規則範圍之內,晉國或是楚國不想徹底將鄭國逼得投靠對方,哪怕是心裡再覺得噁心也要接受。
屢屢那麼幹的鄭國,他們在戰後要拿出一大筆資源,贖回充當“抵押”的被俘人員。一再這樣搞下來,鄭國留存了足夠的自保武裝,國力則是不免一次次被削弱。
一下子折損掉半數以上的“大夫”、“士”、“徒”,人死了可無法死而復生,真那樣鄭國可不止是被削弱,還有亡國的風險。
所以了,明知道一再投降輸一半會損失國力,鄭國君臣兩害相較取其輕,只能是做出認為損失最小的選項。
新一次會議之上,郤錡和中行偃都臉上掛著笑容。
鄭軍投降輸一半,投降的正是上軍。
有約七千鄭軍成了上軍的俘虜,贖買環節不需要交稅,郤氏和旬氏多少算是發了一筆。
相比之下,欒書和士燮的臉色就有些陰沉了。
不是因為別的,中軍與楚軍交戰雖說互有損失,得知上軍損失不大且抓了七千多俘虜,有人比自己過得更好,心情會美麗才是怪事。
“明日,由上軍與下軍出戰。”欒書是中軍將,有做出相關安排的權力。
這種安排倒也顯得合理。
上軍幾乎沒有損失,佔了不小的便宜,士氣正旺著呢。
重新恢復交戰的第一天,下軍並未出戰,隔天安排出戰任務屬於正常。
郤錡和樓令先後站起來,應道:“唯。”
他們會議進行到一半,有人進來通報,說是天空烏雲密佈。
欒書帶人出去張望,看到天空果然佈滿了烏雲。
近一段時間,鄭國北部和衛國、曹國的地界時不時會下一場雨,多少已經影響到了晉軍的後勤補給。
今天大一早,人們已經看到朝霞。
只是,當前沒有“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的諺語,無從判斷是不是要下雨了。
“明天……”欒書說著,感覺到鼻樑被什麼敲了一下,瞬間有了涼意,伸手一摸,摸到了水跡:“趕緊讓人將柴火藏好。”
他們每天都會派人外出砍柴,肯定有大批木頭堆放在野外。
如果是白天,烏雲密佈一下子就會被察覺到。
進入夜晚之後,本身沒有多少人會待在室外,有夜幕的掩護也平添了掩護,沒有月色的夜晚要特別注意才能發現點點星辰不見了。
晉軍、楚軍和各國的各處營寨逐漸增加了火光,能夠看到人影幢幢,他們忙碌地將木材、乾草以及不能淋雨的物品搬進帳篷或窩棚裡面。
雨一開始就不小,後來雨勢變得越來越大。
遭遇到這種情況,不管隔日白天有沒有仍在下雨,打肯定是打不起來了。
原因?下了一場大雨,區域性窪地會有積水,泥土變得鬆軟,自然環境使得不再適合列陣交戰,無論哪一方都不想增加交戰難度,自然是縮在營寨裡面不出來。
當夜,不少人遭遇了帳篷或窩棚漏雨的困擾,有人甚至堵了一夜沒堵成,也就一夜沒有閤眼。
能夠睡著的人,睡前耳朵裡全是雨滴拍擊的聲音,偶爾還能夠聽到雷鳴聲。
因為烏雲密佈的關係,天色放亮的時間比晴朗天氣更晚,雨也是一直沒停地下著。
既然是在下雨,自然也就無法埋鍋做飯,絕大多數人只能吃前天剩下的食物,少數人能夠在帳篷內點爐子,吃上熱騰騰的食物。
樓令就是刻意吃上熱騰騰食物的人之一。
貴族嘛,哪怕出征都會攜帶上一應的烹飪工具,其中包括本來可以移動的各種火爐子。
“雨不知道會下幾天。”樓令多數時候,不喜歡下雨的天氣。
當前無論是在哪裡,一旦下雨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