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開局不利 (第4/5頁)
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有沒有樓氏需要查,樓令的家族卻是白手起家一手發展起來,花費不到二十年獲得四塊封地不提,人脈壯大成這般模樣。知道樓氏發展過程的人,誰不會感到嫉妒啊?
“可惜了……”欒書心裡想道。
這個“可惜”可以有很多層次,站在欒書的立場,大概就是沒有在樓氏崛起過程中幫到大忙,另一層則是認為樓令不知死活敢參與這種高階局。
所以是,欒書大概知道正在發生什麼事情,今天慎重其事進行聚會又將談論什麼。
事實也是吧?欒書的成長環境註定缺乏安全感,怎麼可能不注意一些人,尤其是著重關注晉壽曼這位一國之君。
所以了,欒書怎麼可能沒有察覺到晉君壽曼要做什麼。
欒書有想過主動召集聚會並協商解決方案,一系列思考下來認為一旦那樣做,會是獲利極小的一個選項,沒有等到更好的時機與機會,得到了郤錡外出狩獵的邀請。
在來“周陽”附近之前,應該說得到郤錡的邀請之後,欒書就開始在思考應對方案,腦子裡對即將發生什麼做好預案,只看能不能用得上了。
“是關於閽衛更換之後的事情吧?”欒書先問了一句,沒有等誰開口講話,繼續往下說道:“君上可能採取非常手段,是嗎?”
此時此刻,樓令心裡給欒書豎起了大拇指:“厲害!”
是真的厲害!
在進行聚會之前,能夠確認沒有人對欒書透露過什麼訊息。
現在的情況是,郤氏、荀氏、範氏和樓氏確認已經結盟,要在某件事情上採取行動。
多方進行了結盟,肯定有了領導者,後面參與進去的人或勢力,想要獲得話語權的難度不小,成為領導者的難度必然更大。
欒書完全是在用“語出驚人”的方式攪亂眾人精神領域,也在展示他個人的智商不比任何人低。
不要忘記現在誰坐在中軍將的位置上,很多事情根本離不開中軍將牽頭,欒書用這種方式強調擔任中軍將的份量,一下子就能夠抓住極大的主動權了。
郤錡很直接地說道:“既然中軍將已經知道,說說怎麼辦吧。”
所以是,欒書刻意的作態在郤錡這裡跟表演給瞎子看差不多?
因為郤錡這樣的態度,很難讓欒書確認郤錡是不是讓出了主導權。
“中軍佐和上軍佐的意思呢?”欒書必須進行試探。
士燮一直苦著臉,得到詢問繼續苦著臉做出思考的表情,不是在猶豫什麼,便是壓根不想表態。
中行偃看到士燮那模樣,心裡在想什麼不知道,說道:“不能任由君上那般下去了。”
論起來,中行偃的父親荀庚做過欒書一段時間的跟班,直至荀庚死前不久才讓荀氏與欒氏分道揚鑣。
中行偃接手管理荀氏的時間並不短了,只是長久以來並沒有做成過大事?
恰恰因為中行偃成為一家之主之後,沒有完成過什麼大事,內外很難不會有小覷的心理,某種程度上逼迫他必須幹成一件大事。
“上軍佐的意思是,另選賢能,亦或……”欒書沒有將“弒君”這兩個字說出來。
罷黜一國之君,選擇新人選繼位,這種事情在春秋時代固然性質很嚴重,與弒君相比卻不是同一個級別。
到底該有多傻,才會讓中行偃將話說得太明白?有些話說出去就會變成把柄,說不定要被人吃一輩子。
郤錡突然插話,說道:“中軍將不是說了另選賢能嗎?一定是早有這種想法。”
欒書:“……”
中行偃:我謝謝你!(真心的)
“不不不,我……”欒書的心情跟吃了大便差不多,委實顧不得太多,肯定要進行否認,再說道:“怎麼可能那樣做呢?我們應該規勸君上,監督他有一國之君的模樣,再盡心盡責輔佐啊!”
郤錡卻是瞪大了眼睛,用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盯著欒書一直看。
而欒書不得不那樣做。
僅是看場面的話,有點像是郤氏、荀氏和範氏要聯合起來逼迫欒書的意思。
一樣都是主導權,有些主導權卻是拿了會要命。
欒書覺得自己身體還好,至少能再活十來年,說不定能活二十年以上,沒享受夠有權有勢的生活,怎麼捨得辭職或是自殺。
所以在欒書的眾多方案中,大多是能拖就拖,拖不了就讓事件爆發,反正絕不會充當背鍋者的角色。
欒書爭奪主導權,為的就是掌控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