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2/4頁)
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問,儼然一副學生模樣。說實話,如果一開始蕭智就和他解釋的話,他也未必會這麼感興趣,最多隻是當作一些對自己好奇心的一種滿足罷了,但是現在則不同了,人說聞名不如眼見,這種親眼所見帶來的衝擊遠遠大於任何人的說教,這是對思想的根本性的衝擊,是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世界觀和認知觀的衝擊。
兩廣總督李瀚章足足在安南呆了個半個月才回去,這可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的事情,在和蕭智進行了連續幾天的長談後,李瀚章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安南省也能幫助兩廣展實業,實行新政。對於李瀚章的要求,蕭智沒有馬上答覆,而是和他詳細說明了兩廣和安南省的不同,蕭智說:“安南省雖然本來就是一個封建制的農業省份,但是各種勢力不是很強大,所以各種政策容易實施,但是兩廣則不同,尤其是廣東地區各種地方勢力盤根錯節,如果要實行新政很可能會觸及到這些人的利益,那樣就會引起他們的抵制甚至破壞,不如先選取一地試驗,但成功後再行實施,一來可以積累經驗,二來可以給那百姓們做個榜樣,減少新政的阻力。”聽了蕭智的話,李瀚章也覺得自己有些心急了。在蕭智的建議下,李瀚章決定以靠近安南的廣西作為實驗之地,一則這裡與安南相鄰,可以快的取得效果,二則廣西雖然少數民族眾多,但是地方勢力卻比較弱小,新政的阻力會比較小,三則是由於地方貧苦,很多人不願來此做官,正好可以按插自己的人來此主政,利於新政的開展。
回到廣州後,李瀚章就開始著手撤換廣西的一些官員,為廣西的新政做必要的準備,同時蕭智也開始有計劃的向廣西投資,在兩人的合作和配合下,廣西開始逐步的修建起鐵路,公路,港口和碼頭等基礎設施,各種廠礦也開始了勘探和開,對於土地則採取了計劃的贖買和徵收等措施來收歸官府,然後再反向的承包給農民。由於廣西的官員大部分都是安南省派過去的,大都有過在安南基層工作的經驗,所以在廣西新政的過程中倒也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問題,到1895年時,廣西的經濟和社會都取得了巨大的展,新政在廣西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根據統計和測算,1891時,廣西經濟規模僅有廣東經濟規模的十分之一,但到1895年底時,廣西的經濟規模已經和廣東持平,在人均上甚至過了廣東,廣西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高於廣東不少,甚至出現了廣東的百姓向廣西遷移的現象。但是李瀚章和蕭智對於在廣西實行的新政並沒有向朝廷上奏,因為兩個人都“自覺地”把它當成了地方督撫在自己所轄範圍內的施政措施而已,是在自己職權範圍內的事物。
再和蕭智的那次見面之後,李瀚章就和蕭智的關係緊密了起來,兩人的書信也是往來頻繁,連帶著安南和兩廣的關係也密切了起來,李瀚章對於安南和安南商會在兩廣的各種投資也是大開綠燈,給與了適當的照顧。這些安南資本的湧入也極大地刺激了廣東商人投資工業的熱情,到1895年底時,廣東共開辦了各種工廠123o餘家,總資本過了13oo萬兩白銀約合23o萬國幣,但是在這些企業中絕大多數都是輕工業,重工業和鐵路交通等行業的很少,每個工廠的資本額也比較少,技術力量更是薄弱。為此李瀚章在蕭智的建議下,組織廣東各商號出資入股成立廣東銀行,這也是以後江南銀行的前身。最後共有九家商號決定入股,總股本97o萬兩白銀。隨著廣東銀行的展,這九家入股的股東以後也成了中國以後屈一指的鉅富,這讓很多當時沒有入股的商人們也是後悔不已。隨同廣東銀行成立的還有安南省援建的廣東學院,這所學院主要是培養技術類人才,也培養行政人才。
在忙於兩廣的事的同時,蕭智也沒有忘了臺灣的事,可是和李思念他們討論了半天也沒有想出什麼好辦法來,蕭智他們也只得走一步看一步了,隨著蕭智和李瀚章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蕭智也在信中向他說起了這件事,沒想到在蕭智他們眼中的難事卻被李瀚章給解決了。李瀚章在回信裡只告訴蕭智兩個字:錢和買。看信後蕭智恍然大悟,對啊!自己花錢把這個巡撫的位置買過來就是了。現在的朝廷官位可是明碼標價的,都是一手交錢就可馬上上任的,看來自己還是有些臺光明正大了,有時候王道和詭道還是要交替著用啊!不能太拘泥了。找到辦法後,蕭智趕緊去找李思念等人商議,最後還是決定請李瀚章出面幫忙牽線,由蕭智出錢並推薦安南民政總署副署長嚴復為臺灣巡撫。李瀚章接了蕭智的信後也不推辭,直接的找到了自己的二弟李鴻章,透過李鴻章又搭上了慈禧身邊的紅人李蓮英,在李蓮英的幫助下,慈禧終於同意了嚴復出任臺灣巡撫的請求,原來剛上任邵友濂則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