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2/4頁)
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隊沿岷江逆流而上,三天時間就趕到了目的地――健為縣城,其前鋒已經抵達樂山一帶,距成都不足四百公里,堪稱神。一方面是因為該部行軍路線較為平坦,另一方面則是一位獨立二師大部分都是貴州籍戰士,最熟悉山地行軍,雖然是新編師團,但是士氣去很高漲,所以行軍起來也就快的多了。最牛的要數另一支新編部隊――新編陸軍獨立第三師。這支“膽大妄為”的部隊不顧參謀處的命令,埋頭行軍六天,硬是從瀘江剛到了內江縣,其前鋒更是越過了資中,直逼資陽,距成都不到一百公里,要不是參謀處下了死命令――不準再向前行軍。估計其前鋒能孤軍到成都。看著手裡情報,蕭智一陣傻,這些新編部隊行軍也太快了點吧!就是急著立功也不用這麼玩命吧?四川可是有好幾萬軍隊呢!萬一被人家包了餃子怎麼辦?所以蕭智接連給入川作戰的部隊報,命令他們不得貪功,要穩紮穩打,爭取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不要只顧埋頭行軍,同時嚴令獨立第三師前鋒部隊從資陽撤回資中,以防止孤軍深入被敵殲滅。獨立第三師前鋒部隊接到嚴令後,在一片的不樂意聲中慢吞吞的回撤到了資中,等待大部隊的到來。
經過十幾天的艱苦行軍,第二師終於到達了西昌,並隨後攻佔了這個只有一個營把守的小縣城,在短暫的修正後,第一師繼續北進,並在喜德與留守的第一師一部匯合,在留下一定的留守部隊後繼續北進,經越西,甘洛抵達峨邊縣城,而第一師則經美姑,馬邊,沐川抵達健為,與獨立第二師匯合,至此所有入川的的部隊都完成了既定的攻擊目標,川省府四川,被北伐軍三面包圍。其後各部又陸續展開攻勢,掃清了自己外圍的一些清軍小據點,鞏固了自己的佔領區域。
北伐軍在川南的一系列進攻引起了清廷的的極大恐慌,四川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被佔,清廷的唯一一個剩餘的財賦中心將丟失,這還在其次,丟失四川也同時意味著長江天險將對北伐軍不再有任何的作用,因為其可以利用四川作為跳板北進陝西或者東進湖北,清軍的防禦體系將被撕裂出一個巨大的漏洞,隨時有被北伐軍從側翼迂迴攻擊的可能,這對於在湖北和川東佈防的清軍威脅尤其明顯,在得知北伐軍攻佔川南進逼成都後,清軍在湖北及川東的部隊登時大亂,許多部隊開始後撤,湖廣總督張之洞急調原在長江前線的湖北新軍第一鎮由荊門急赴巴東縣城,以保護湖北的西翼防線,同時命令地方巡防營緊急向秭歸和興山集結,以隨時應對北伐軍的東進,保護自己的側翼安全。四川總督劉秉章在得知北伐軍被伐時就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他一面加快四川新軍的編練,一面調整全川部隊部署,將在川東的部隊集中部署在重慶,川合及潼南一帶,以保證成都東側的安全,同時在川南及川西收縮兵力,將其集中在眉山,雅安和資陽一線,以重兵護衛成都,希望以優勢兵力取得東北伐軍決戰的勝利。不得不說劉秉章雖是書生,但是戰略佈局還是不錯的,雖然北伐軍進軍順利,但是都目前為止並未與駐四川清軍生過大規模的戰鬥,許多地方都是清軍主動撤退地,這使得清軍保留了近百分之九十的部隊,集結在成都及川東的清軍即有三個新編鎮約四萬五千人,約六十個地方巡防營約三萬人,還有其他江防營和地方團練武裝等大約四萬人,再加上總督府新編的一個協(旅)衛隊約五千人,清軍集結在成都周圍的兵力大約在十二萬左右,是現在北伐軍入川部隊的兩倍,而且他們依靠城牆和有利地勢在成都及周邊地區大規模修建防禦攻勢,這都給北伐軍入川部隊帶來了極大地困難。
蕭智得到這些訊息後也很難決斷――攻,傷亡勢必很大,而且清軍已經做好了決戰的架勢,川軍戰鬥力自古強悍,並不比北伐軍差多少。那就只能暫時守了,雖然現在清軍實力強大,但是相信入川的部隊依靠火力優勢守住現有的地方還是綽綽有餘地,在和參謀處商量之後,蕭智命令入川北伐軍依託現在的形勢,鞏固防守,沒有命令任何部隊不得擅自出擊。就這樣在四川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局面:北伐軍和四川軍隊各有顧忌,誰也不願意先行進攻對方,大家互相對峙了起來。
現在清廷對於安南軍隊的攻勢是毫無辦法,清軍在數量上讓然佔有相當大的優勢,但是質量上實在不敢恭維,具有戰鬥力的部隊只有淮軍和部分剛剛組建的新軍,可是武器裝備奇缺,新式戰法的訓練也是剛剛起步,戰鬥力更是低的嚇人。反觀北伐軍則是戰鬥力極強,但是數量相對較少,雖然可以在區域性集中相對較多的兵力,但是作戰面卻相對較小,只能集中在一個較小的地方戰鬥以利於與清軍決戰。但這有個缺點,一旦清軍分散使用兵力,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