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3/4頁)
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成為支援安南省持續展的又一個巨大的經濟動力,使得安南省經濟展的瓶頸得以緩解。
眾所周知,戰爭打的就是經濟,就是錢。在蕭智等人的眼裡,無論何時,經濟展都決不能有絲毫的放鬆,這也是蕭智沒有讓李思念參加北伐的原因,他這個大管家必須要把“家”打理好,這可是以後中國展的根基,可是一點都馬虎不得。就在李思念為了經濟展四處忙碌的時候,蕭智等人也在前線不停地忙碌著,安南省的海軍已經將第七師和第八師全部的裝載在了船上,正在浩浩蕩蕩地朝著目標進,又是一場登陸戰,而且這場登陸戰將在清廷的財富中心展開,清政府在浙江和蘇南等地的駐軍數量,是除了京畿地區以外最多的地區了,僅在南京城裡,就駐紮著總數過了6萬人的兵力,如果再加上在其餘各地駐守的兵馬的話,清軍在蘇南地區的駐軍過了11萬人,何況劉坤一還在在上海也駐紮了過兩萬人的兵力,可以說江蘇的清軍幾乎都集中到了蘇南地區,同時在浙江境內,杭州城中清軍駐守的兵力約為5萬,紹興,湖州及寧波三地清軍的總兵力至少也得有3萬人,而皖南地區作為淮軍的老巢和李鴻章的老家,淮軍的數量也在7萬人左右,其中駐紮在安慶裡的淮軍最多,約有4萬人,其餘主要都駐守在池州,蕪湖,銅陵和宣城及黃山等地,這樣算下來清軍在這一地區的總兵力達到了驚人地26萬人,這幾乎快趕上京畿地區駐守的兵力了,清廷為了防止安南的偷襲,幾回將所有的精銳部隊都佈置在了北京地區,根據情報,清政府在北京周邊地區部署了近三十萬人的部隊,同時北洋海軍也全部撤到了渤海灣內,以防止安南海軍的進攻,同時保衛京津地區沿海的安全。看來江南的這些督撫們是跟著朝廷學的,把所有的兵馬都集中起來使用,這樣才可以和安南的軍隊有一拼之力。
蕭智等人在得到這些情報的時候,也是被嚇得倒抽了一口涼氣,要知道,蕭智等人用於在蘇南和皖南及浙江三地作戰的部隊只有三支,即第七,八,九三個師,就算再加上獨立旅,總兵力也不過只有55ooo人左右,同這三個地區的敵軍數量相比,實在是太少了,對方這26萬人就是放下武器讓你砍,也得砍半天吧?鑑於這種情況,蕭智果斷地決定,將已經在廣東整訓完成的安南陸軍縱隊改編為安南省北進縱隊,即日起北上福建,然後向蘇南等地挺進,以支援在這裡作戰的三個師,同時,蕭智命令從廣西和廣東新組建的並且是比較可靠的守備師各抽調一支部隊,以替換駐守在日本和臺灣的主力部隊,以便這些部隊可以支援即將打響蘇南戰役。這樣經過替換,北伐軍在蘇南戰場上的兵力將達到五個師又一個縱隊規模,總兵力1o萬人左右,在海軍的配合下已經基本上可以與清軍一較長短了。
………【第五十一章:飲馬長江畔(12)】………
自從安南省佔領日本四國以來,為了保持對日本各島的威懾力,一直以來安南省都在四國駐守重兵,基本上除了教導旅駐紮四國時,安南省駐軍最少外,平時在這裡最少有約兩萬人的兵力駐守。但是,隨著安南省這幾年對日本經濟和文化的大規模滲透,日本的海軍和陸軍逐漸地也被安南省所控制了,特別是這幾年,由於安南省海軍的更加強大,整個西太平洋幾乎都被安南的太平洋海軍所控制,日本海軍也成了安南海軍的僕從軍,無法擔負起為本國商船護航的任務,這就使得日本的商人們不得不討好和巴結安南省的海軍,以便為自己貨船護航,以抵禦那些盤踞在海上各處的海盜們的搶劫,而日本的陸軍則因為條約的規定,在此後的幾年裡一再的被裁減,現在的日本陸軍僅有六個師,總兵力不到9萬人,僅僅夠維持國內各地守備的需要,再加上安南省對東亞地區的軍火封鎖,使得日本陸軍的武器供應只能依靠安南省,這也使得安南省間接的控制了日本的陸軍,現在的日本幾乎可以說就是安南省的一個附屬。因為安南省得影響,漢語在日本幾乎成了日本人必學的一門語言,就連日本的天皇和大臣們在平時的辦公中也大都使用漢語,在他們看來“天朝上國”的語言是高貴的語言,使用這樣的語言是體現自己上等貴族身份的一種標誌,只有平民和低等的商人才使用原始的日語。不得不說,日本這個島國與生俱來的崇拜強者心理,在這場漢語的普及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島國的民眾們甚至於天皇及眾大臣們的心中,因為安南省海陸軍在對日作戰中,所表現出來的強大的破壞力和武力威懾,使得島國的百姓們從內心裡面就感到無比的恐懼,在其後的交往中,日本國內的統治者們更是見識了安南省經濟和軍事上的強大,可以說隨著交往和了解的更加深入,日本國內對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