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火與光明的讚美,而人們口口代代相傳,添枝接葉,整理引申,則無從可考。正如——為何是青鸞賜福,為何會是桃花,就不得而知了,冥冥之中似有註定。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 ; ;
第四章 水火不容(二)
二不周山倒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不周山終年寒冷,長年飄雪,是盤古大神的脊樑變化而成,是人界唯一能夠到達天界的路徑。
盤古開天闢地之後,輔佐西王母的女媧,師從盤古,開始創世造人,西王母派青鸞侍奉。青鸞在女媧宮被龍王調戲,祝融聽說後,十分惱怒,四處打探龍王行蹤,欲為已認定的青鸞妹妹報仇。
龍王從女媧宮出來後,去了水神共工那裡。祝融駕著火龍來到水宮時,龍王已為水神挑選好龍騎,正在飲酒慶祝。
火神祝融與水神共工一向敵對,一個要報仇,一個要袒護,三言兩語不合,便打了起來。此刻天空烏雲密佈,大雨傾盆,共工命令蝦兵蟹將,向火神發起進攻。火神祝融駕著遍身烈焰的火龍出戰,所到之處,雲霧廓清,雨水齊收。水神共工惱羞成怒,命令相柳和浮游,將三江五海之水汲來,向祝融身旁傾瀉而去。剎時間長空濁浪飛瀉,黑濤翻騰,白雲淹沒,祝融神火被澆滅。
大水一退,神火重新燃起,祝融請來風神幫忙,風助火威,火乘風勢,熾熾烈烈地直撲共工。共工想留住大水御火,可是水瀉千里,覆水難收。火焰長舌般地捲來,共工被燒得焦頭爛額,東躲**。共工率領水軍且戰且退,逃回大海,以為祝融遇到大海,肯定知難而退。不料祝融這次下定決心,他全速追擊,火龍所到之處,海水滾滾向兩旁翻轉,讓開了一條大路。祝融直逼水宮,水神共工只好硬著頭皮出來迎戰。相柳和龍王早已逃之夭夭,浮游被活活氣死,共工心力交瘁,無法再戰,狼狽地向天邊逃去,一直逃到不周山,回頭一看,追兵已近。共工又羞又憤,駕起飛龍,來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
霧時間,一聲震天巨響,不周山攔腰折斷,整個山體轟隆隆地崩塌下來。不周山乃是撐天大柱,柱子一斷,天地發生鉅變。天坍塌下來,日月星辰移位;地陷落下去,山川移位,河道變流。空中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頓時天河傾瀉,洪水氾濫。地面出現一條條的深坑裂縫,山林燃起熊熊大火,竄出各種各樣的兇猛野獸,世間就象一個地獄。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 ; ;
第五章 龍王
《山海經?海外北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燭龍。
這大概是最早的有文字記載的描寫較細仔的龍,可見龍王掌管五湖四海(陰對水,九陰即五湖四海),控制雷電雨雪天氣變幻。比較出名的龍王有四海龍王,最早的說法是道教:道教中四海龍王的職責是管理海洋中的生靈,在人間司風管雨,統帥無數蝦兵蟹將。分別為東海龍王敖光,青龍,控制雨水、雷鳴、洪災海潮等;南海龍王名為敖明,赤龍,控制火災、人間二昧真火、閃電等;西海龍王名為敖順,黑龍,操縱風源對流、司掌氣候陰涼、天氣變遷等;北海龍王敖吉,白龍,掌管雪、冰雹、冷凍、冰霜等等。《封神榜》裡與其相同。道教是本土宗教,道教的龍也就更為中國化,比佛教的龍更為世俗,更適合中國民眾的心理,龍不但能降雨除旱,還可以救火,在祁雨的同時還可以捎帶提一些其它方面的要求,譬如求福、長生、官職、疾病、住宅兇吉等,“無有不吉”,幾乎世上所有的都可以包攬了。而且道教的龍的行雨更有人情味和傳奇色彩。
佛教龍的定義相對於道教要晚很多。相傳釋迦牟尼降生的時候,曾有名為迦羅和鬱加羅的兩位龍王兄弟,一個在左邊灑溫水,一個在右邊灑冷泉,為佛祖沐浴淨身。在《過去現在因果經》裡,浴佛的龍王成了難陀和優難陀,他們“於虛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迦等“天龍八部”也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