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震落到了地面上,公使館門口附近頓時就陷入了黑暗之中。
而爆炸聲就如同發令槍一般,門裡的幾十位黑袍人爭先恐後地衝了出來……
第三百三十一章 還沒完
本章副標題:恥辱啊恥辱
………………………………
“此處最大敏感詞同志曾經說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而領導十月革命的列寧同志卻說,皮卡迪利大街上的爆炸聲,喚醒了全世界殖民地人民!
以上是他在7月25日《真理報》頭版上發表了親自撰寫署名文章的第一句。
實際上,7月24日當天和之後的幾天(因為時差關係有所不同),全世界各大報紙都在用大篇幅來報導‘723大事件’。
有趣的是,不管英國本地還是其他國家地區的報紙,標題都和“shame”有關。
英國以外的報紙都幸災樂禍地稱‘723大事件’是大英帝國的恥辱,有的乾脆引用了林徽音女士說的‘shameyou’作為通欄標題。
甚至就連當時英國的盟國日本,他們的新聞界也好像忘記了皇太子被綁架的事情,三大綜合性對開報紙《讀賣新聞》、《朝日新聞》和《每日新聞》都不約而同地以“恥”這一個字作為頭版頭條的標題。
其他國家亦是如此。慕尼黑當時一家不起眼的小報《人民觀察家報》上面刊登著一篇,由當時一位不起眼的小人物寫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面作者更是對大英帝國大加嘲諷。
而此人正是希特勒。他因為這起事件對中國人民產生了強烈的好感。所以等他上臺之後一度還希望撿起滿清政府曾經倡導過的“德美中大三角同盟”。
不過他派到中國的軍事顧問團的幾任團長給他潑了好幾盆冷水,他們告訴希特勒,中國士兵在補充了充足的營養和進行了足夠的訓練之後應該會很出色,但是中國人的統帥卻地是一個很大很大很大的‘嗶’。他這才轉而尋求和日本方面的合作。
墨索里尼也在他的《義大利**》上發表了類似的文章,不過相比希特勒,這位法西斯領袖的用詞要客氣一點。
在全世界範圍內,對‘723大事件’報導最為詳盡的無疑是紐約的《世界報》。
靠著美國第一新聞報業世家普利策家族的後起之秀艾瑪…普利策女士在現場的第一手採訪,這份差點被擠出紐約四大報的報紙枯木逢春,一躍成為美國發行量最大,也是最具有國際聲譽的報紙,甚至沒有之一。
因吹斯聽的是,英國本地的那些報紙,比如《泰晤士報》、《衛報》和《每日電訊報》等等報紙也用了‘shame’這個詞彙。
當然他們不是批判本國殖民政策,而是大張旗鼓……也許用歇斯底里更加準確一點,這些報紙把蘇格蘭場和此時的警察總監霍爾伍德爵士罵得體無完膚。
雖然他們的言辭十分激烈,甚至有人身攻擊的嫌疑,不過倫敦警察廳確實應該被責備。
首先,蘇格蘭場本來就有保護皇室成員和內閣高官的責任。
而在這起事件中,不提日本公使館的安保工作,威爾士親王和兩位內閣成員被輕鬆地綁架了。
其次,現場指揮官霍爾伍德爵士在此期間的表現拙劣到讓人無言。
他和他的警察們就像是被劫持者牽著鼻子的牛,不但讓朱槿軍團發表了那篇重要宣告,而且這些劫持者居然非常輕鬆地在蘇格蘭場的眼皮子底下從下水道溜走了。
因為綁架者們釋放了大量的人質,又炸燬了日本公使館內部通道,等到倫敦警察發現地下室那個坑洞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兩、三小時。朱槿軍團早就逃之夭夭了。
最後,英國輿論界對大英帝國的整個警察體系發出了質疑。
因為當7月24日剛剛過去,愛爾蘭共和軍就對外發布了公開宣告,兩位皇太子殿下居然已經落到了他們手中,而且此時已經抵達了愛爾蘭!
也就是說,7月23日的綁架行動剛剛發生的時候,威爾士親王和迪宮親王就被轉移了。後來朱槿軍團乾的那些事情只不過是轉移視線的煙霧彈而已。
這還說明了,朱槿軍團和愛爾蘭共和軍之間有著深入的聯絡,甚至有可能是一幫人。因為事後兩位皇太子殿下都聲稱,他們在綁架者當中看到了白種人。
但是不管綁架者是中國人還是愛爾蘭人,他們已經在英國建立了一個秘密的地下網路。這個網路不但能支援他們發動‘723大事件’,也能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