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19年9月,上海、漢城、海參崴三處韓國臨時政府進行統合,決定解散上海、海參崴政府,保留漢城政府,遷往上海辦公,並採用原上海臨時政府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名稱,
李承晚要求將漢城臨時政府的執政官總裁制改為總統制,於是他名正言順的成為了“總統”(韓語稱為“大統領”,)。
他於1920年12月8日來到中國上海,正式就任總統……然後袁燕倏這隻蝴蝶扇了扇翅膀,稍稍地改變了一下歷史。
在原本那條時間線上,李承晚要到1921年5月才離開上海前往華盛頓,一方面是因為上海那邊就是個爛攤子,他又是沒有肩膀的“政治家”;另一方面他想在華盛頓會議上一搏,借用美國的力量壓迫日本,為韓國爭取一點好處。
不過因為袁大師的關係,華盛頓會議的訊息提前洩露了,因此他也提前回到了美國。
李承晚抵達美國東部之後自然是去拜望了自己的恩師威爾遜,從他口中知道了袁燕倏寫下的好文章,又從報章雜誌上知曉了這個中國人風頭很足。
他既是為了老師報仇,還有點不服氣的心思,於是就在各種報紙,主要是民主黨立場的報紙上發文批評袁燕倏。
可惜袁大師早就見識過後世網路水軍的套路,根本一點回應都沒有。
其實當時有很多人,特別是民主黨的鐵桿在報紙上批評這個中國人。他可沒有心思更沒有時間一個一個懟回去。
他真要懟也至少要懟丘吉爾那種級別的,區區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大統領值得他專門寫文章來論戰嗎?
別說寫文章,就是李大統領送上門來給他打臉,他都嫌手疼。
真是的,我們的袁大師現在和哈丁、柯立芝、胡佛、羅斯福、艾森豪威爾、肯尼迪他爹都談笑風生。
比起這些美利堅的bigdad們,李承晚這種美國人的gooddog算個屁啊。
再者說,棒子國在他的宏大計劃裡面一丁點地位都沒有,他甚至還想著讓朝鮮半島迴歸歷史正常狀態呢。
他所謂的歷史正常狀態當然不是漢四郡。二十世紀的歷史證明,這件事情難度很高。
袁大師想要恢復的歷史傳統自然就是——三韓並立!
這並非不可能的,只要日後的東方某大國別那麼“英特納雄納爾”,而是更加帝國主義一點。
他如果能讓美蘇兩大國流足夠多的血,流到他們無法全力干涉朝鮮局勢,說不定就能在半島上面再搞出一個國家出來。
到時候中美蘇各扶植一家,來一場三國殺豈不是美滋滋。
實際上最為關鍵因素是,袁鴻漸同學十分討厭棒子,南北兩根棒子都很討厭。
雖然對賽里斯人來說有點政治不正確,但是說心裡話比起棒子,他還是比較喜歡和鬼子打交道。
其實這不是他一個人的觀點,而是很多九零後的觀點。
這也印證了中國網路民族主義的嬗變,真要說起來那真的是好大一篇文章。
簡單地說,七零後八零後那批“憤青”和“皇漢”成了大叔的時候,他們赫然發現當年把他們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中日夏令營”裡面負重20公斤行軍100公里的日本小朋友居然、居然、居然成了““讓人民為它去死的國家,就讓它滅亡好了。”的平成廢宅。
這就像令狐沖仗劍殺上黑木崖,看到東方不敗成了賢妻良母一樣讓人錯愕也讓人失落。
他們原本時刻準備著的第二次中日戰爭瞬間變得十分可笑,不過大東亞共榮圈這個概念卻變得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而等到九零後小粉紅正式登場之際,他們一點都不覺得三次元的鬼子有什麼可怕。
反倒是棒子,北邊是忘恩負義的窮鬼白眼狼,南邊是歷史發明家扎堆的宇宙大國。和這兩根又臭又硬的棒子比起來,全心全意投入二次元的小鬼子還挺可愛的。
所以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啊。
第一百六十七章 演說家
本章副標題:要當演說家,先當段子手。
………………………………………………
1921年4月20日,星期二上午。
灰騎士隨著大魔導師一行人走入了普林斯頓大學那堪比公園的校園之中。
愛因斯坦還不知道自己的晚年,也就是1935年…1955年這最後十二年裡將在這裡度過。
不過在那段日子他並不是為普林斯頓大學工作,而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