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死點人,最好外國多死點人,隨便哪個外國都好。
而且胡佛對於中國的民主化也有自己的見解,“在90%的文盲面前,在人民群眾極低的生活水準之下,這一想法(民主)是不可能實現的。然而中國知識分子會有一些理想主義的幻想,認為在中國能夠建立某種民主的寡頭政治。”
“民主是西方人的概念,這個概念的實施需要建立一個我們應用於生產和分配的管理機制。我的擔憂在於,在中國任何真正的民主政治都會敗在它的管理方面。”
先管理再民主,這麼簡單的道理一百年後居然還有那麼多人不明白。
幸運的是,胡佛的擔憂的情形沒有在賽里斯發生,倒是在我們幾個隔壁鄰居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回憶錄的第六章《在中國的工程師生涯》的末尾他提出了警告,“但是我所說的一切並不是要詆譭這個偉大的民族,只是給西方人提供一個警示,中國並不會被西方化。”
嗯,這麼一個具備敏銳眼光,具有冒險精神的人物在後世的名聲卻也不咋地。原因自然就是因為大蕭條中他的表現實在是太差的關係。
不過麼,這件事情確實也怨不了他,如果他和柯立芝調換一下,那絕對就是“胡佛大繁榮”了。
所以說,一個人的命運啊,固然要靠個人的奮鬥,但是也要考慮歷史的程序……
“皮卡皮卡。”
一百五十一章 辦學校
本章副標題:寫到一百萬字啦!既然病友們這麼捧場,那且容慕容再水個一百萬字吧。
…………………………………………
“愛因斯坦先生,魏茨曼先生,對於你們要建立希伯來大學這件事情我個人是相當支援的。不過麼……”
實際上,兩位猶太人的這次美國之行明面上主要目的就是為希伯來大學籌款的。
這所大學始創於1918年,不過要到1925年才真正落成,後世號稱是“中東的哈佛”。校董事會成員除了愛因斯坦之外,還有一位大科學家,那就是心理學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當然啦,此次來美大魔導師順便改善一下自己的財務狀況。
“這個不過麼……”
不過麼,沃倫…哈丁總統對此可提不起什麼興趣。而且就算他對此有興趣,也不過就是辦幾場慈善舞會或者發表幾場號召大家捐款演講罷了。
現在美國別說教育部了就連教育局都沒有,只是在內政部下面設了一個教育辦公室。它的職能無非就是收集各州的教育資訊罷了。
其實真要說起來,援助外國大學應該是國務卿管的事情。
我們的袁大師突然有點不禮貌地插口道:“總統先生,不如我們讓記者來合影留念吧?”
“好主意!”老好人大統領很是欣賞地瞧了他一眼,一拍大腿道,“快把他們給請到南草坪這裡來。”
接著他第一個扶著椅子把手站起來道:“先生們,請吧!”
既然大統領都這麼說,其他人也只好跟著起身走向了屋外給攝影記者們當del了。
在原本那條歷史線上,這幾位確實有過合照,如今照片上面又多了袁燕倏。
拍完了合照,那麼這次會見也就算圓滿完成了。對哈丁來說也算是盡了地主之誼;對愛因斯坦和魏茨曼來說雖然沒有得到美國總統的支援,不過人家還是賞臉見了他們。
於是他們向哈丁告別,離開了白宮……
“愛因斯坦先生,還有魏茨曼先生和袁先生。不知道我有這個榮幸請你們去我家吃一頓晚餐呢?”
不用問,請他們吃飯之人正是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剛才會見的時候他沒有說什麼話,不過看得出來他對大魔導師還是非常尊敬的。
原因麼,他是一個真正的理工科優等生。
實際上,美利堅的名校可以粗略地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布朗、康奈爾等等的常青藤聯盟,當然一直要到五十年代才能ivyleagure這種說法;還有一種就是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為代表的科技工程學院。
這兩者的區別就在於,假期的時候,前者的學生開著老爸的遊艇,後者的學生開著老爸的拖拉機。
這種說法自然是在開玩笑,也不是完全符合實際情況。不過還是能看出這兩種名校學生來源和學習目的的不同。
胡佛就是很典型的理工科工程師。他九歲喪父被叔父收養,叔父的家境也不怎麼樣,全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