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襲別人,別人偷襲他們,那自然是再下流不過的事情了。可是,現在俄羅斯人卑鄙無恥地採取了偷襲的方式,這讓日本人咽不下這口氣來。
一看到偷襲自己的是俄羅斯人,小野太朗立刻就放下心來。只要偷襲的不是共和軍,那就行了,這個世界上,日本軍隊只怕共和軍一家,其餘的,那怕是所謂的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他們都不放在眼裡。從戰鬥力上看,日本軍隊的確是比俄羅斯強上不少,雖然俄羅斯人是以逸待勞,雖然日本軍隊長途跋涉,而且,還飢腸轆轆的,可是,他們仍然頑強地擋住了俄羅斯的進攻,穩住了腳跟。
戰鬥並不僅僅限於錦州地區,在營口,在旅順,在遼東半島,在盛京,都爆發了激烈的戰鬥。兩條惡狗在中國的大地上互相撕咬,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這種情況,共和軍自然不會坐視不管的。正在籌備遷都事宜的劉一飛立刻下令張海洋上將指揮著部隊北上,把兩條惡狗從中國大地上趕出去。
此時的情況是,俄羅斯在關外有著三十萬軍隊,而且,還有日爾諾夫斯基上將的九萬殘兵,總加起來共有三十九萬。日本軍隊呢,除了在關外的十萬部隊外,還有小野太朗上將的四萬部隊,總共十四萬。從兵力上講,日本軍隊處於絕對劣勢,可是,從戰鬥力上講,日本軍隊卻又強過俄羅斯軍隊,兩狗相爭,俄羅斯軍隊只不過稍微佔了一些上風而已,並沒有立刻擊潰日本軍隊,這完全出乎遠在莫斯科的尼古拉二世的意料之外。
尼古拉二世之所以同意日爾諾夫斯基的建議,發動這場莫名其妙的戰爭,除了對日本人懷有深刻的仇恨外,尼古拉二世還以為,憑著他在關外的近四十萬軍隊,而且,又搶先發動了進攻,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輕輕鬆鬆地擊敗日本軍隊。尼古拉二世注意到了,雖然共和軍實力強大,可是,他們並沒有立刻拿下關外的準備,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共和軍在拿下北京之後,並沒有全力北上,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遷都以及控制其它省份上面。其中原因,尼古拉二世多少也猜到了一些,最關鍵的,自然是天氣的問題了。而俄羅斯軍隊跟身處南方的共和軍不同,一向在嚴寒地區訓練,對關外氣候的適合,要比共和軍強得多了。所以,如果劉一飛聰明的話,應該不會在短時間內發動進攻。既然共和軍不會立刻揮軍北上,那麼,他的四十萬大軍就可以把日本軍隊趕到朝鮮半島,然後,利用冬季這個難得的休戰期,透過還沒有完全完工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從歐洲派遣援軍到達關外,從而確保把關外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至於眼看著就要爆發的歐洲戰爭麼,既然還沒有爆發,尼古拉二世自然就不放在心上了。再說了,就算真的爆發了,又有什麼關係呢,俄羅斯有一億三千萬人口,他尼古拉二世有著足夠的能力,在短時間內把部隊的規模擴大一倍甚至於兩三倍,應付歐洲戰爭,還那不是綽約多姿的事情。
算盤打得挺妙,戰機也選擇得挺好,只是,尼古拉二世卻忽略了兩件事。一是,日本軍隊的戰鬥力竟然如此的強悍。說真的,打心眼裡,尼古拉二世看不起日本軍隊。身為八大強國之一,卻被剛剛崛起的中華共和國打得找不著敗,國勢日微,而他們俄羅斯軍隊,跟同為中國人的大清軍隊打過無數次仗了,卻從來沒有吃虧過。推算起來,共和軍就算擁有先進的武器,其戰鬥力也應該不會強到那裡去。而被共和軍打得落花流水的日本軍隊,就更不在話下了。
第二點就是,尼古拉二世低估了中國的決心。關外是中國的土地,以劉一飛的性格,就算是死,他也要在死前先把關外拿下再說。更何況,現在關外兩條惡狗掐架,已經亂成了一團粥,如此的大好機會,他怎麼可能錯過呢。至於氣候問題麼,你們日本人和俄羅斯人能夠在這樣的氣候下作戰,我們中國人也一定行。還有一點,讓劉一飛做起這種決定來更加的有底氣。第二集團軍已經北上,並且在十一月十三號左右抵達日照港。可是,那個時候英法部隊已經投降,張海洋上將向海軍下令,要求第二集團軍直接在天津港上岸。十八號的時候,第二集團軍在天津港成功登陸,並且於二十二號左右抵達北京。有著如此強大的一支軍隊在手,劉一飛做起決策來,自然是要大膽得多了。
北京離錦州約九百公里,就算共和軍是全機械化部隊,想要在短時間內趕到錦州,也是不可能的。這裡可不是原先的南方三省,有著四通八達的公路系統,這裡的道路基本上是土路,而且,虎式坦克又是中型坦克,沿途的橋樑都無法承擔其重量,只能由工兵臨時搭就浮橋,沒有十天左右的時間,根本就無法趕到錦州。不過對此,張海洋上將倒是不擔心的,就讓這兩條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