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刷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無心而生仁,七情六慾已經不能動心了,生死亦不能入於心中,他只有仁慈。因此,我這樣做,就是因為我瞭解他啊。你們這些跟老子學道的人,不但動了真感情,而且還大哭大叫,可見,是己未立、道未生,沒有學好啊。
這才是感出了大境界的人。理解這一點,其實正是為了超越於一般意義上的“感動”,而一般意義上的感動,大體也就是梁漱溟將其分類為恥感文化的原因之一。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古人說:“聖人南面而聽天下”,為什麼說是“聽”天下而沒有說“看”天下?就是因為“聽”是全面的,而“看”是不全面的。眼睛看得不全面,總有看不到的地方;耳朵聽的功能卻是不受方位界限的。人們就此總結: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說明了聽的比看的要廣泛。
三國時期的思想家、文學家劉劭,在其《人物誌》中撰曰:“夫容之動作,發乎心氣;心氣之徵,則聲變是也。夫氣合成聲,聲應律呂:有和平之聲,有清暢之聲,有回衍之聲。夫聲暢於氣,則實存貌色;故誠仁必有溫柔之色,誠勇必有矜奮之色,誠智必有明達之色。”主要意思是,聲音的變化,集中表現於人的相貌表情之中。
《史記?樂書》雲:“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正因為它能讓人動盪血脈、調振精神,並且常常能使人開解心意。這就是有的人一聽到某種聲音就會產生流連歡喜的原因所在。中醫裡有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