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 (第3/4頁)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可攙回的大禍。但方家諸多兒女,卻是一個個根正苗紅,就算自私清高的如善,也及不上慶安這麼瘋狂且陰毒。
如此一個人人厭惡的,卻始終得老父歡心,如情真的很不解。
小柱子無耐地道:“王妃有所不知,慶安公主在老王爺跟前慣會唱唸作打,說盡好話,嘴巴又甜又慣會哄人開心,老王爺早些年一直常年鎮定邊關,哪知此人陰逢陽違?”
其實,小柱子雖叫著著小柱子,但年紀真的不小了,是李驍的貼身內侍,年紀比李驍還要大小兩歲,又從小生活在王府,又是李驍身邊的人,對於王府裡的人事物哪會不清楚的?
慶安公主確實得老王爺寵愛,這是有目共睹的。但為何而得寵,小柱子也篤不定真正原因。只能憑藉自己猜測來推斷,“當年鳳姨娘還是老王爺側妃時,老王爺和太妃生了間隙,這才有了慶安公主。可惜慶安公主還未降世,老王爺又和太妃和好如初。鳳姨娘便被冷落,成天以淚抹臉,有好幾次甚至想不開差點流產,在生下慶安公主之前,老王爺因為旁的事冤枉了鳳姨娘,以至於失手把鳳姨娘給推倒在地,動了胎氣,慶安公主早產,差點就沒了命。老王爺基於愧疚心疼,這才對慶安公主真正疼上幾分。再來,慶安公主生得好看,又慣會討老王爺歡心。印像最深刻的一次,便是老王爺的愛馬被豫王爺親自寫上老王爺的名字,這明著侮辱咱們老王爺,可那種場合,老王爺又不好發作,還是慶安公主機伶,當著帝后的面,拿了筆在前邊加了老王爺的名諱。這便扭轉乾坤,搏得滿堂喝彩。至此,老王爺才真正疼愛這個庶女的。”
如情點頭,想當年,李氏每回外出應酬方敬瀾都要囑咐她帶上如善,除了張姨娘的婉轉討好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如善聰明機伶能機應變,在人前可以給他掙面子。
但凡得寵的庶女,都有著異曲同工的本領,那就是很得父親歡心,甜巴兒又甜,又會哄人又貼心並且還特別聰明,人心都是肉長的,又是自己的親骨肉,別人誇讚也就是給自己增面子。
李盈是老王爺的唯一嫡女,當然受足了重視,但重視與疼愛還是有一定區別的。而李倩,地位及不上李盈,但那股聰明勁兒,老王爺也只是普通的父親,都希望在人前顯擺自己的女兒,得到滿堂的喝彩,那可是極增面子的事。
李倩成功攫取了老王爺的疼愛,也知道拿捏老王爺的軟肋,長期得寵也是不在話下。但是,她的寵愛只是維繫在老王爺的面子上,若是所作所為卻讓老王爺丟面子,並且一而再再而三,再穩固的寵愛都只能漸漸消褪。
當年如善三番五次勾引李驍未遂丟盡方家顏面,方敬瀾是極其痛心與失望的,就算最終還是念及骨肉之情滿足了她嫁入高門的願望,但她以不光彩的手段嫁入豫郡王府,方家仍是丟了面子的,如今,若不是出嫁女在婆家過得太悽慘也會波及方家的顏面,方敬瀾肯定是理都不願理會她的。
就拿上次來說吧,如善三年無所出,豫郡王妃準備給李掠娶二房,方敬瀾雖為如善努力了一把,讓何氏及方家諸姐妹齊齊登門走了遍過場,成功讓豫郡王妃投鼠忌器,保住瞭如善的顏面,也保住了方家及方家諸姐妹的顏面。但李掠仍是正二八經又娶了一位良妾。
妾與二房雖然有大大區別的,總對於如善來說,日子都不會太好過就是了,方敬瀾雖保全瞭如善在人前的顏面,卻沒有顧及她裡子的難受。這就足以證明,如善已經成為方敬瀾雞肋式的出嫁女。只要她面子上過得去,她的裡子是否受波及也不在他關心的範圍。
慶安也一樣,大慶朝歷代天家公主婚後過的什麼樣的日子,老王爺如何不知,為了避免女兒也與其他公主那樣,入住十王府長期守活寡,還不如中規中矩嫁入寧國公府。老王爺對這個女兒還是出於一片關心的,寧靜公主是他的親妹子,慶安嫁過去只要盡了媳婦的本份,如何會受欺負?再來有著靖王府的撐腰,寧國公世子也不會隨意納妾,老王爺裡裡外外對慶安做足了一切努力,慶安不是傻子,如何不知嫁入寧國公府絕對比住進十王府在駙馬面前擺上高高在上的天家形像實則嚥了一肚子苦水好的多。可惜她沒有珍惜這個寶貴的機會,肆意揮霍賤踏著老王爺對他的寵愛,並回回做出讓人病垢的事來。
老王爺是標準的古代封建大家長,女兒雖重要,但兒子孫子更重要,李驍是嫡子,又是王爵的繼承人,如情肚子裡的孩子又是王府的嫡長孫,女兒三番五次加害未出世的孫子,如何不讓老王爺痛心。
如情心情大好,喝得滿滿一碗碧梗粥不說,又啃了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最後又嘴饞地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