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這些朝廷大員會如何抉擇,如果盤踞在韓城一帶時間一長的話,且不說這裡不容易解決長期糧食供應的問題之外,一旦引起官府注意,派大批官軍來剿的話,他這一次東渡黃河入晉的打算就可能會因此破產,所以他思量再三之後,還是決定儘快渡河入晉,離開陝西這塊是非之地,而據他後世對歷史的瞭解,最多到年底之前,各路義軍便會在大批官軍的圍剿之下,再次被逼出陝西境內,重返河南,如此一來,正好為他在山西站穩腳跟,吸引走大批官軍的注意力,這也是他之所以選擇入晉的最重要的原因,一旦在此拖延下去的話,很可能使得他原定計劃全盤被推翻。
想清楚這些事情之後,於是肖天健只得一邊派人嚴密監視韓城縣城中的官軍動向,一邊盡數將手下的斥候派出,分做兩組,沿著黃河沿岸朝著上下游搜尋,將凡是可以供人乘坐的船隻,皆盡數收攏到大營東側的河邊集結。
不過刑天軍也並沒有採取武力強徵黃河邊的船隻,凡是發現船隻之後,令麾下斥候們都要和他們溫言相商,拿出一些錢來支付給這些漁民,租用他們的船隻,每條船按照大小不等,徵用期間每日不管做不做事,皆給銀五錢或者二兩不等,如果這些漁民還替刑天軍招來更多船隻的話,那麼每人還會給予一些獎賞。
如此一來,剛剛看到刑天軍的這些漁民們開始還對刑天軍十分恐懼,紛紛走避,但是有人在將信將疑如約將船隻劃到刑天軍駐紮的林皋村岸邊之後,卻真真正正的從刑天軍那裡領到了銀子,於是訊息透過首批應募的漁民們迅速的便在周邊黃河上傳開,使得原本心存疑慮的一些漁民船工才開始相信這支義軍確實不同於其它軍隊,說話是算數的,於是這才開始紛紛划船朝著林皋村一帶駛來。
在這年景,黃河上的漁民日子同樣不好過,常年行船於水上,還要受到各種酷吏的盤剝以及當地惡霸的欺負,所以比起種田的老百姓,他們日子也好不到哪兒去,能一天賺個幾錢抑或是一兩銀子,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當聽說這支亂軍果真出錢租用他們的船隻之後,許多兩岸的漁民便划著他們的小船聞風趕來。
就在肖天健率部到達韓城縣黃河邊的第五天的時候,在林皋村外的黃河邊上,已經黑壓壓的聚集起了百餘條各式漁船,基本上已經可以滿足他們渡河的需求了。
而刑天軍的行動對於韓城縣的官員們來說,除了擔心之外,他們什麼都做不了,韓城縣本身雖然歸於西安府同州潼關道所轄,但是因為韓城東臨黃河,偏於陝西東面一偶,本身並非兵家必爭之地,而從崇禎七年初,大批變民軍再次入陝之後,陝西境內的各處官軍奉調隨陳奇瑜征討變民軍,使得韓城縣周邊官軍的兵力更加空虛,以至於在他們得知一支數千人的亂軍突然間出現在韓城縣境內的時候,第一個想的不是如何去剿滅他們,卻集體一起決定採取鴕鳥政策,關上城門來個閉門不出,至於這路賊軍想要作甚,就由著他們在城外鬧騰去,只要韓城縣城不失,他們便算是有功了。
當得知這支賊軍在黃河邊大肆召集船隻的訊息之後,城中官員們這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賊軍既然蒐羅船隻,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就是賊軍並沒有打算在韓城縣境內多呆,而是要渡河到對岸去,那麼這對他們來說,可就是一個好訊息了,賊軍渡河過去最好,那邊就是山西布政司管轄的地方了,那麼該頭疼的就不是他們陝西這邊的官員了。
所以在得知刑天軍沿河蒐羅船隻的訊息之後,韓城縣的官府繼續他們的鴕鳥政策,對此事不聞不問,就連平日經常沿河收取魚稅的小吏也都龜縮入了城中,放任那些漁民們朝著林皋村一帶匯聚。
崇禎七年十一月初三,刑天軍終於開始在河邊登船,每條船上或乘坐四五個人,或乘坐十來個人,第一批渡河的刑天軍兵將紛紛開始登船,在那些漁民還有船工搖櫓下,緩緩的朝著黃河東岸駛去。
第一批渡河的是羅立和閻重喜兩哨的戰兵還有李凌風所率的十幾個斥候和他們的馬匹,經過兩個時辰的擺渡之後,他們安然登臨了黃河東岸,隨即立即散開,在河東岸開始構築營盤,李凌風則率領麾下的斥候,立即前出開始探查河津縣一帶的敵情。
而運送他們的船隻則在卸下他們之後,立即掉頭返回黃河西岸,再一次裝運人員,朝著黃河東岸擺渡。
肖天健率領趙二驢和李栓柱兩哨戰兵負責殿後,站在岸邊緊張的朝著河面上張望著,雖然現在已經是冬季,進入了黃河枯水的季節,但是黃河水依舊在河道之中奔湧而過,渾濁的浪花不時的拍打在岸邊,泛起一團團浮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