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訊息。
第二百零五章 永曆的解決
當然遼東戰事的結束,並不意味著大中朝的軍隊便可以馬放南山、卸甲歸田了,大中朝也並未因此便可以就此高枕無憂。
北方亡了一個建奴,但是並不代表著就徹底安定下來,建奴的覆滅,短時間之內也造成了遼東勢力的一個真空期,被建奴欺壓了幾十年的蒙古諸部,在這個時候也開始蠢蠢欲動,開始試圖將觸角伸入到遼東之地。
對此肖天健和內閣大臣們也很快便有所察覺,隨即在天元六年初,肖天健便下了一道諭旨,在遼東成立遼東行省,暫時負責管理遼東之地,蒙古諸部非得到許可,不得擅自進入遼東之地放牧,同時肖天健採納了內閣的意見,以襄助朝廷剿滅建奴有功的理由,大封積極參戰的蒙古諸部以各種官職。
當然在敕封這些蒙古諸部的同時,大中朝也刻意的壓低一些大部落的地位,並且沒有明確給這些部落劃分他們的領地,說白了就是採取了二桃殺三士的辦法,讓這些蒙古諸部之間因為地盤和官爵的差異,相互之間產生猜忌和仇視。
這種計謀對於漢人來說,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但是又不得不說,這種辦法卻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當然對於那些在此次遼東之戰之中,一些左右搖擺,抑或是堅決的站在了建奴一邊的幾個蒙古部落,肖天健也沒有忘記他們,一手拉一手打,讓蒙古諸部明白,今後誰要是再跟朝廷為敵,也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故此在遼東之戰剛一結束,他便下旨令蒙古諸部對這幾個部落進行討伐,並且明令必將其滅族,凡是參與對其征討的諸部,可以瓜分他們的族人充為奴隸,並且可以瓜分他們所擁有的草場,水源,作為戰利品。
時之此時的蒙古諸部,內部早已是四分五裂,不過這些蒙古諸部有一個基本的認知,那即是現如今的中原王朝大中朝,已非當年的大明王朝那麼軟弱可欺,與之相對抗,只能是死路一條,在這兩年之中,他們許多部落配合大中軍進剿建奴期間,也都見識過了大中軍的厲害,故此對於大中朝,現在他們興不起一點對抗的念頭。
除了這些政策之外,肖天健還著令蒙古諸部,將他們部族之中最好的騎兵送至遼東和西北軍區服役,並且抽選諸部之中的少年進入到講武堂抑或是太學院進行培養,目的只有一個,便是透過這些手段,培養蒙古諸部的這些中堅力量國家意識感,久而久之,待到這些人都認同了國家這個概念之後,蒙古諸部一些人再想搞什麼分裂獨立,於中央對抗,便會失去支援。
另外為了逐步加強對於蒙古草原的控制力,在天元六年開春之後,肖天健再次敕令遼東軍區騎兵一師和西北軍區騎兵師以及兩個步兵師,以及兩個兩萬人規模的勞役營,以劉耀本統帥,攜帶大量的建築工具,出大同府前往歸化城,重修歸化城。
而歸化城便是後世的呼和浩特,乃是早年明萬曆九年的時候,蒙古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這裡所築,因為當時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蒙古語為庫庫和屯。明王朝賜名為“歸化”。長城沿線的人們為紀念三娘子,將此城稱作“三娘子城”。
大中朝之所以選擇這裡重新擴建歸化新城,其目的便是作為今後大中朝深入蒙古草原的橋頭堡,此舉雖然蒙古諸部有所擔憂,但是大中軍攜剛剛滅掉建奴的大勝之威出關,即便是他們不太高興,也沒多少人敢說個不字。
而一個蒙古部落很顯然不太開眼,居然試圖阻止劉耀本率部前往歸化城,沿途屢次襲擾大隊人馬,並且殺害了幾百名勞役營的勞役,結果馬上便招致了劉耀本的鐵血報復,劉耀本親自率領三千多騎兵,在當地蒙奸的引領下,突然間便將這個蒙古部落包圍,一天之中,盡屠這個不開眼的蒙古部落全族共兩千餘人,徹底將這個部落從地球上抹去。
有此例子作為警示,其餘的那些生活在漠南一帶的蒙古諸部頓時都老實了許多,紛紛表示歸服,再也無人膽敢阻止大中朝新建歸化城了。
故此在天元六年之後,混亂了近百年的北方,在大中軍的強力震懾之下,也徹底的穩定了下來,當然這種穩定暫時只是針對關內來說,在蒙古諸部之間,卻因為利益的劃分不均,許多部落之間開始陷入到了相當長時間的相互爭鬥之中。
蒙古諸部的分裂正是大中朝上下想要看到的結果,大中朝利用先期培養的一批蒙古族的兵將,作為大中朝的眼線,嚴密監控著草原上諸部之間的實力變化,按照肖天健和內閣大臣制定的原則,蒙古諸部之中決不許出現一個實力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