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3/4頁)
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知道你同情心強,心腸軟。可是,就算我們想收,也不敢收,皇上剛剛頒了令,遣送那些災民回原籍,有多少人會願意在這風口上被參一本?而且你也是知道的,貝勒爺是個最講究規矩、原則的人。你問問小柱子,是願意留在貝勒府,還是想被一起遣回原籍去?”
“可是小姐聰明啊,一定有辦法的。”
這個時候,四四也踏進了客廳,和臥室就一簾之隔。這次,又沒讓人通報,或許是潛意識裡,他並不想看見佟淑蘭面對自己恭恭敬敬的樣子,他希望什麼呢?也許他希望她也能像對小翠一樣,對自己侃侃而談,沒有什麼顧忌吧。
“我是有辦法,這個辦法甚至可以解決一大批的災民問題,皇上也不用強制送他們回原籍,他們會自動離開。可是我說有什麼用?我算什麼?”
“那,小姐可以和貝勒爺說說。”
“說容易,可做起來難,小傻瓜。大唐有狄仁傑,大宋有包龍圖,我們大清有誰?”好像《天下糧倉》裡那個劉羅鍋的父親,劉統勳,身後老是抬口棺材的,是四四當皇帝后入仕途的,現在人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奴婢不明白。”
可在外屋的胤禛一下子明白了,她指的是貪官汙吏。
“我在書上看到過,在唐朝武則天年間,就曾發生過關於河流治理的一個案子。好像每年朝廷都會派下十幾萬兩的銀子,讓河工維護河道,可為什麼還是年年都會江河決堤?有道是天作孽有可謂,人作孽不可活。在那個案子裡,朝廷每年派下十五萬兩銀子,你猜,到一個河工手裡的有多少?”
“小翠不知。”小翠搖頭。
“還不到十文錢。”。
“怎麼可能?他們怎麼活?”
“怎麼不可能。這層層剝皮,巧立名目,多著呢。什麼出工稅,人頭稅,還有什麼打點費、照應費、招呼費、斡旋費,好像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養廉銀。”
“養,養廉銀?”小翠張大了嘴。
“形象,形象!”
“小姐,你說的太誇張了。”
“誇張?哼,你以為,小姐我又不做官,怎麼可能想得出這種匪夷所思的稅收名目的?你太抬舉小姐我了。”
“小姐,你的意思,不會是懷疑各地的地方官員都貪贓枉法,才致使京城這麼多流民?”
“這還需要懷疑嗎?不過也只是在屋裡說說。”
“這小翠當然明白。”
“你想想,如果說皇上每年的護渠銀用到了實處,單單河工,就有一大批,有飯吃,有活幹,又怎會輕易遠離,跑到京城。如果現在皇上能夠派個幹實事的,帶銀子去修河堤,我保證京城的難民會少一大批,他們會自願跟那位大人走的,根本無須強迫。若非沒有活路可走,又有多少人願意輕易背井離鄉的?小翠,你說是不是?”
“唔。”
“所以,治標不治本,朝廷給再多的銀子都是空的。南邊兒澇,北邊兒就是旱;東邊兒澇,西邊兒就旱。這國庫的銀子就拿來補東、補西,那國庫的銀子哪兒來?加賦稅,這錢吶,就全跑到當官兒的腰包裡了。這就是惡性迴圈,”
“那皇上豈不是很可憐?”
“當今皇上遠遠比我們要聰明,你以為他不知道?他只不過不辦而已。好了,點到為止,當今聖上不是我們能議論的。你把難處跟小柱子挑明瞭,人我們不能收,讓他自己看著辦。告訴他,能幫的我們一定想辦法,可現在實在是無能為力。”
“知道了,小姐。”
聽了這些話,胤禛陷入沉思,匆匆站了起來,趕回自己的書房,對於明天的奏摺,他有新的想法。一邊寫,四四一邊交待魯泰:“把必需的東西讓人收拾一下,通知馨晨苑,我以後要在那裡辦公。”
“喳。”
寸土必爭
四爺要暫時在馨晨苑的書房辦公,這事在第二天一大早,四四上朝之後,在四貝勒府引起了小小的轟動。這表示什麼,佟佳氏在真正意義上的得寵了?烏拉納喇氏很欣慰,她本來就覺得這個佟佳氏很乖巧,現在又知道她會看相,之前那五個月的專寵,怎麼說也該好好謝謝她的。只是,一開始,爺就對她有偏見,自己也插不上話,現在好了,雨過天晴了。
佟淑蘭完全一頭水霧,摸不著頭腦,“福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啊?今兒個一大早,總管就派人來通知,要奴婢收拾一下書房,說貝勒爺要用。是貝勒爺原來的書房有什麼問題,暫時不能用嗎?”
聽了淑蘭的話,烏拉納喇氏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