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 (第3/4頁)
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百姓屬下也問過,她們說那女子自稱是王后的妹妹,叫黎陌。她臨走時還留下了藥說是給宮中幾個得病的人用的,似乎是早就知道陛下會去找她。另外,還有一事。。。”絕殤停下沒說下去。
“何事?”
“那人知道王后已死的訊息,但她說王后是得了心病死去的,不是被火。。。”
“得了心病?”嬴政有些奇怪,“怎麼是得了心病?”
“這屬下也很奇怪,便多方打聽,後來從一名士兵口中得知原來那女子說的是‘得了心病,沒死也向死了一樣 ;’,只因後面那句聲音太輕了,很多人沒聽清。”
“陛下,這樣一來和雲中君所言就一般無二了。”月神說道。
“的確。”嬴政想了想說道,“古時候就有封禪之禮,泰山是五嶽之首,此次寡人便去那封禪!順便去看看東海的仙山!”
“諾!”
嬴政問道:“封禪以什麼季節最好?”
眾人面面相覷一會,最後李斯非所問道:“這臣等記不清了,尚未見過書上又記載!”
嬴政笑道:“那就是說沒有限制了!素聞暮春初夏泰山景色最好,如今準備動身正好趕得上各位博士有何意見?”
眾人道:“陛下聖明。”
桑海
黎姜接到了傳來的訊息,連忙去找張良。
“子塵,你怎麼來了?”張良正在喝茶。
“嬴政此次的封禪要來泰山,那是我們是不是都要去?”
“按理說的確如此,不過師叔是例外。”張良也不知該如何是好,“那時你儘量少和嬴政接觸,沒別的辦法了。”
“那就只能這樣了。”黎姜嘆了口氣:希望那時別出什麼意外。
兩個月後
嬴政一行抵達桑海,召集儒生上峰山立石刻下頌讚秦德的石碑然後下山討論封禪及望祭河川的儀式。
這時候嬴政帶來的六位儒生和桑海儒生又起了爭議。
身穿寬大儒服,頭帶高聳儒冠的儒生鄔成五十來歲,頭早白臉色紅潤稱得上是鶴童顏,說話時中氣十足聲如洪鐘言詞犀利處處逼人,他斬釘截鐵地說:“按照古制天子行封禪之禮必須步行上山頂,所以經過這麼多年儘管有這麼多天子來行封禪之禮泰山仍然沒有車道。”
這次嬴政帶來的六位博士乃是以舊周派周承領頭,他雖然已七鬥多歲仍舊是長身玉立風度翩翩。遠看上去如五十多歲的人只是滿臉皺紋甚深白更為稀巰挽髻都嫌勉強。他慢條斯理地爭辮說:“老朽翻遍《周禮》、《儀禮》和其它古籍也沒見著這項規定,再說從泰山腳下至山頂共一百四十八里零三百步,要是走路像我們這裡的人有幾個能走上山頂?”
“這有什麼好爭的嗎?”張良很是好笑。
“那當然有必要。”黎姜看的很是透徹,“其實這兩派人所爭的並不完全是儀式問題裡面,還含帶著誰來主持這項儀式的問題。鄔成的這班當地儒生年齡都不趨過五十歲,還以農耕漁樵作為副業,因此個個鍛鍊得身強力壯上泰山如同履平地。
反觀這些隨嬴政來的博士,年紀最輕的也過六十,幾年來在咸陽養尊處優除了白窮經為嬴政解答一些典故儀式上的問題外儒家六藝數、書、禮、樂、射、御中的御車、射箭運動,早就碰也沒碰過了!當然一個個年老體衰如何能步行上一百四十八里零三百步的泰山頂?”
“他們上不去當然會由魯儒生司儀,但他們不想。”張良得出了結論。
於是這兩群儒士開始引經據典的開始辨論。那‘之於者也’、令人酸掉牙齒的韶語聽不斷響起。
初時,嬴政還有心情聽這兩群閒人在辯論,後來吵得煩了一拍手道:“都別吵了!寡人意已決!寡人是天之子,是上天的兒子,不是奴隸!兒子拜見父親自當乘車,自抵殿堂然後拜見!來人傳寡人之命:命地方官召集民夫二十日內將道路拓寬、拓平寡人要乘車去!”
“大師兄、”
“子塵,有什麼事嗎?”伏念看著站在自己身後的黎姜。
“這樣做不行,你聽我說。。。明白了嗎?”
“這。。。。”伏念不禁露出了猶豫之色,“陛下已經有了決定,這樣好嗎?”
“放心,不會有事的。”黎姜說道,“這世上沒人比我更瞭解他。”說完黎姜示意伏念快去。
鄒成等儒生還在做最後掙扎:“陛下這樣做是對天帝的不敬萬萬不可啊!”
伏念走過去說道:“陛下,草民對登泰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