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一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梁山伯與祝英臺》,和馬晉之前弄出來的《白蛇傳》一樣,同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
後世由其衍生出來的音樂、影視、戲曲等的作品,數不勝數,在華夏乃至世界上都有些一定的影響,是後世婦孺皆知的民間傳說。
當初梅方向馬晉求劇本時,馬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篇故事,只是,《梁祝》不同於《白蛇傳》。
白最初只是鄉野傳聞,劇情也和後世相差甚遠,直到明朝馮夢龍《警世恆言》中才初步和後世的版本相近,而後隨著無數文人墨客的不斷完善,才有了後世大家熟知的《白蛇傳》劇情。
而在大乾這個時空,因為時間在宋末就發生了轉變,元宋對峙百年,明清兩朝不見。也連帶著馮夢龍消失,自然其寫的《警世恆言》也從來沒有存在。
所以,在馬晉寫出《白蛇傳》之前,大乾是沒有《白蛇傳》的完整劇情的,於是當初某人腆著臉說這是原創。
…………
可《梁祝》就不同了,這可是真實事件,在歷史典籍中都有記載的,當然,這個記載有些存疑,後世學界有爭議。
不過,據後世研究,梁祝的故事從東晉就開始流傳,在古代民間雖然不是家喻戶曉,但也有不小的受眾。
所以,此番馬晉連同柴月編著《梁祝》,並沒有打著原創的名號,不然日後讓無論是今人還是後人扒出來他馬晉抄襲,他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呃,雖然這就是事實。
於是,雲慶班這次《梁祝》的宣傳並不是馬晉親編劇本,而是類同馬晉寫《隋唐》、《三國》一般,以收集整理材料而後改編的戲說,這樣就能自圓其說。
某人抄襲的水準,越來越滴水不漏了………
………
馬晉編寫劇本時小九九其他人並不知道,實際上,以馬晉如今的名聲地位,他親手操刀的劇本,就是爛的一塌糊塗,只要沾了他的名字,也有的是人追捧維護。
更何況《梁祝》本就流傳甚廣,又加上馬晉、梅方、舞臺劇的幾方加持,其在京城受歡迎的程度堪稱爆炸。
此番雲慶班首演,除去雲慶班邀請的一半觀眾,其餘的座位戲票,在戲迷中簡直炒上了天價,最高的時候炒到了十幾兩銀子一張,能花這麼多錢來看一場戲,要不是錢多燒的,要不就是死忠粉。
從伴隨著舞臺開幕的如雷般的掌聲中,後者應該佔多數。
………
雲慶版的《梁祝》開場,並沒有搞什麼大場面,旁白出來交代背景後,就是梅方飾演的祝英臺女扮男裝,帶著扮著書童模樣的丫鬟揹著行囊,前去杭州求學。
梅方的樣貌不用多說,那可是妖孽的存在,他男扮女裝反串女扮男裝的祝英臺(嗯,自行理解),頭戴方巾,身穿一身裁剪得當的長衫,樣貌柔和清秀,女子的清媚和書生的儒雅匯聚一身,自有一番別樣魅力,堪稱男女通殺。
以馬晉的定力都忍不住看著梅方恍了恍神,他身後的胡香更不用說了,要不是顧及著馬晉他們,估計哈喇子都流下來了。
她那一雙牛眼死死的盯著剛剛邂逅梁山伯的梅方,那勁頭,馬晉默默地替梅老闆唸了一句無量天尊………
………
馬晉在這替梅方祈禱,臺上的梅方卻毫無所覺的同梁山伯開唱。
嗯,自從上次馬晉照抄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奇》,在馬版《白蛇傳》里加了不少小曲小調,此番梅方排《梁祝》時,也沒忘了這個優良傳統,也在裡面加了不少唱腔曲調。
只是這次馬晉沒空“寫”曲,梅方他們就只能自己上了,好在他們也編了不少戲,這個還難不倒他們。
梁、祝二人唱完,就因一見如故,在草橋亭義結金蘭,然後舞臺轉場到書院,簡單幾個劇情表現他們同窗共讀三年,重點突出二人的感情,尤其是祝英臺仰慕梁山伯,為之後的劇情做鋪墊。
柴月的劇本節奏緊湊,過渡劇情一閃而過,很快到了梁祝第一個高潮劇情。
祝父思女,祝英臺只得回鄉,臨行前向深愛的梁山伯表白心跡,並透露自己的女子身份,和梁山伯約定讓他去祝府提親。
這段劇情梅方終於大展他京城第一名伶的高超演技,將一個愛慕他人的女嬌娥演的活靈活現,一顰一笑,讓人心生憐惜。
要不是馬晉和這傢伙熟識,再加上自家媳婦顏妍就在身邊,差一點他又中了招………
………
不單單是馬晉,其他的觀眾也被梅方的演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