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是巧合啦。”李開元照著事先溝通好的劇本說道:“阿衝用魔方教我妹妹學數學,我當時在一家外貿公司做玩具生意,對這種東西比較敏感,覺得魔方既好玩,又能益智,應該有市場,所以就辭職和阿衝一起辦了個公司,專門賣魔方。”
“據知情人透露,你當時的月收入過萬,就這麼辭職了去創業,不擔心嗎?”
“當然擔心啦,其實我還好,賣不出去還可以重新找工作,阿衝可是把父母留下來的房子都賣掉了。”李開元不知道是回憶往事,還是在想臺詞,雙眼微眯,過了一會才說道:“我們當時沒什麼錢,魔方做好後,滿香港的跑,一家店一家店的求人代售,沒想到第一天就賣出去了幾千個,於是就有信心了。等到春節結束的時候,一統計,賣了十多萬個魔方,把我們自己都嚇一跳。”
“我沒記錯的話,魔方是1月15號上市的,1月27號除夕夜。”何記者明顯是做過功課的,他問道:“這麼說,魔方半個月多就賣了十多萬個?”
“是啊,賣了13萬個左右。”李開元按照沈衝事前的吩咐,刻意炫耀資料,說道:“收入了800多萬。”
何記者嚇了一跳,下意識的問道:“半個月800多萬?都是純利?”
“當然不是,是銷售額。”李開元撥了撥頭髮,欲蓋彌彰的笑著說道:“利潤是商業機密,不方便透露。”
何記者嚥了咽口水,問道:“那能透露一下魔方現在的銷售情況嗎?”
()
“春節過後,因為很多盜版魔方的出現,使我們在香港市場銷量大跌,損失慘重。”沈衝接過話題,說道:“所以我們轉攻國外市場,在剛剛過去的三月份,光在北美,就賣了30多萬個魔方,如不是產能有限,銷售資料會更高一些。”
“利潤……不是,銷售額是多少呢?”
“把全球各地銷量都加起來的話,三月份有500多萬美元。”
500多萬美元,摺合港幣,一個月差不多2500多萬,可謂日進斗金了,饒是何記者見多識廣,也被這資料驚的目瞪口呆,他定一定神,過了好一會,才繼續問道:“我是不是可以這麼說,保守估計,二位現在每人每月都能收入千萬?”
李開元看了沈衝一眼,然後點頭,說道:“差不多吧。”
“那麼你們覺得魔方能如此成功,原因是什麼?”
“其實我也稀裡糊塗的。”李開元撥了一下額前的頭髮,笑著說道:“一切都是阿衝策劃的,我只是跟著跑腿,我既不知道為什麼會成功,也不知道是如何成功的。”
何記者把目光轉向沈衝。
“其實很簡單,現在人類已經進入了知識經濟的時代。”沈衝叉著手,高深莫測的說道:“隨著人類知識——特別是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將會超越以物質為基礎的經濟,簡而言之,就是知識創造社會財富的能力,已經超越了人力,土地等傳統生產資源……”
這是今天專訪的戲肉之一,沈衝巴拉巴拉的說了一大通,把何記者忽悠的暈頭轉向。
1983年,美國加州大學教授保羅…羅默(paul…romer)提出了“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知識是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可以提高投資的收益,這標誌著知識經濟在理論上的初步形成,隨著以微軟公司為代表的軟體知識產業的興起,知識經濟獲得了廣泛認同。
前世作為一個在論壇裡廝混的鍵盤政治局委員,沈衝侃這種模模糊糊的經濟學概論是駕輕就熟,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其實是看鍋下菜——對手是個娛樂八卦週刊的記者,即使他這個半桶水的經濟理論專家話語中存在潑天的漏洞,何記者也聽不出來。
沈衝也是無奈,既然講戰爭,講政治都沒人理會,只好發大招,祭出看家法寶——講科技。
隨著科技的發展,尤其是資訊科技的發展,知識經濟會很快席捲全球,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
先把理論放出來,等到投資的visicalc和俄羅斯方塊的大爆發之後,有理論,有例項,沈衝就是知識經濟的先行者和權威專家,到時候再寫文章發帖子,就沒人不重視了。
而且,鄧公既然能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口號,想必對“知識經濟”很感興趣吧……
沈衝大談特談知識經濟,把何記者侃的一頭霧水,畢竟在這個時代,以物質為基礎的經濟活動在人的思維里根深蒂固,而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活動?除了碼字寫書,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