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如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耳接著道:“道即是萬物的本性,也是我們的本性,世間沒有任何一物能離開道獨立存在。道真的很完美,祂不生也不滅,祂永遠如其所是,恆常不變。就像我一直說的,道就像水,萬物如水中的倒影,倒影出現在水面上,水不會有任何影響,祂任憑倒影出現於其上而無怨無悔。天地萬物,包括我們的身體就如水中的倒影一般,當意識出現了,它們出現在道之上,短暫的存在了一段時間。等到意識消失了,它們也跟著消失了,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般。而一直存在著的只有道,道不管意識出現還是消失,祂都一直存在著。就好像水不管有沒有倒影都不會影響水的存在一般。只要我們專注於道,不過多地關注外在的一切,任憑萬物生滅而不去執著,我們就能夠活得逍遙自在了。” 李耳將道講得簡單明瞭,每個人都能很好的理解。他之所以不耐其煩的將道比喻成水,將天地萬物比喻成倒影,就是為了形象生動地將道說明白。 李耳繼續給眾人解釋道:“道本來就非常簡單,所以才說大道至簡。道簡單到沒有形象,但祂卻一直存在著,祂完全不受天地萬物生滅的影響,永恆如是。” “可是人卻喜歡把道想象成複雜的東西,認為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尋找。其實根本不用那麼麻煩,道與我們完全沒有距離,我們也不需要去求道,因為我們已經是道了。” “就好比一個男人不需要證明自己是男人一樣。他是不是男人難道自己不清楚嗎?為什麼要去證明?” “道也是一樣,只要我們放下固執己見,靜下心來好好感受一番,我們就會發現我們一直都不離道。” “萬物自然的狀態就是不分別,那就是道。無奈我們喜歡分別出萬物的善惡美醜,好壞對錯。這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分別使得我們遠離了道,分別使得我們成為了分裂的個體,使我們認為我們是不同的生命。” “這種錯誤的認知徹底扼殺了我們對道的認識。就算我們一直處在道之中,可我們卻沒有發覺。” “回到道中來吧,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外在的事物上了,不要再把自己的身體當一回事了。天地萬物真的一點都不重要,唯一值得我們關注的只有道。” “只有道才是我們的本性,失去本性我們是不可能感到平安的。” “人為什麼喜歡爭權奪利?人為什麼會變得貪婪?因為人隱約覺得自己不完美,因為人隱約覺得自己失去了某樣很重要的東西,那東西就是道。” “人想透過獲得功名利祿,財色名利去填補內心的空洞,以為獲得這些東西就能獲得完美。” “其實並不能,因為功名利祿,財色名利也如水中倒影一般,出現了一段時間就會消失。這些虛幻之物並不能讓人滿足,雖然能暫時讓人感受到完美,但終究不過是自欺欺人。”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人的壽命如此短暫,即使獲得錢財無數,死了也無法帶走它們。” “人喜歡名利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人失去了道,自身就會感到匱乏,感到匱乏之後,我們就想要消除這種匱乏感,所以我們才不斷地去追逐名利。” “可是匱乏感是因為我們偏離了道才感受到的。悟道的聖人是感受不到匱乏感的,所以他們才能做到無為,謙卑,不爭,慈愛。” “我們一直認為自己很難做到無為,謙卑,不爭,慈愛。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悟道,不悟道人就不會擁有道德。道德是聖人的品質不是屬於人的。” “我這麼說並不是歧視大家,事實上我們已經是聖人了,只是不願意承認罷了” “只要大家與道認同,能做到惟道是從,大家就能立刻成為了聖人。這不需要等到明天,不需要等到將來,當下就能夠達成,就是這麼簡單,畢竟我們就是道本身,畢竟大道至簡。” “只要我們迴歸到道中來,我們便等於獲得了永生,匱乏感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便不可能去追逐任何名利,因為我們已經圓滿了。” “人一旦感受不到匱乏感,他的內心就會變得極其柔軟,就好像剛出生的嬰兒一般。” “只要天下人都能悟道,都能惟道是從,使自己復歸於自然,那麼天下就不可能再有衝突,不可能再有戰爭,天下大同就能夠實現。” “可是這需要每個人都配合才行。最主要的是各國的國君要配合,只要國君配合了,那麼就能夠上行下效,百姓也能配合,這樣一來就能夠讓全民都悟道。” “我知道我說的這些非常脫離實際,屬於非常理想化的想法。” “但我不能放棄,只要沒有實踐過就不能說不行。若是無為而治能夠成功,天下必然能夠太平,百姓的生活必然能夠安康。”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繼續支援我,讓我們共同努力將道廣泛傳揚開來,讓道進入每個人的心中。” “謝謝大家!” 話一說完,臺下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每個人都顯得無比的興奮。 民眾們十分期待李耳主張的無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