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如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姬晉去世一個月後,李耳在家裡庭院給老百姓講道。 有老百姓問李耳:“老子先生,能不能請你詳細地解釋一下什麼是道和德?道和德的關係是什麼?” 李耳點了點頭,開始向眾人解釋,“道可得德,德可得道。道和德是一體不分的。” “能夠完全與道認同的人,不需要學習德,他便已經擁有了一切道之德行。” “而不願意與道認同的人,也可以透過學習德,在德之中感受道的完美,從而了悟到道是什麼。” “那麼,道是什麼?”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在天地尚未出現以前,祂就已經存在了。道是天地之根,萬物之源,也就是我說的“無”。道不生不滅,祂是永恆不變的存在。所以我才常常教人與道認同,只要我們與道認同,便等於獲得了永生。” “而一又是什麼呢?” “一是指道靜到極致之後生出的先天一氣,我稱之為意識。也就是我說的“有”。“無”靜到極致生出“有”,“有”動到極致又迴歸到“無”。如此迴圈往復,生生不息。這就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的自然規律的由來。因為道本身就處在這種運動狀態中,天地萬物自然也處在這種狀態中。” “那麼二是指什麼呢?二是指陰與陽。為什麼會有陰和陽?因為意識有分別的作用,因此生出了陰陽二氣。” “那麼三又是指什麼呢?三是怎麼生出萬物的?首先,先天一氣生出陰和陽兩股相互激盪的氣,然後在道的和氣作用下緩和了下來,便生出了天地萬物。” “那麼和氣又是什麼?和氣是道本身的自然之氣。若是沒有和氣,萬物便無法達到對立統一。所以,和氣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來再解釋德。” “德是什麼?” “德指的是道之德行也。” “道之德行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些做人的行為準則,那是人德,乃下德。道之德行與道是一體的,是自然規律,乃上德。” “德是建立在道的基礎上才能談論,離開道,德無從談起。” “所以,我跟人講德世人很難理解,因為人的目光是建立在人這個基礎上的。人的目光看不到道,就不會相信有道的存在。就像井底之蛙看到的天地只有洞口般大,它哪裡相信天地會如此遼闊。” “那麼德究竟是什麼?” “我總結出十六個字用來概括德。那就是:清靜無為,柔弱謙卑,不爭不搶,順應自然。” “我們的太子殿下正是因為完美地將德實踐出來,他才能了悟到道,才能證道,才能與道合為一體的。” “生命是依賴德才能生生不息,任何違背德的行為都很容易遭受滅亡。正所謂道生之,德畜之。德是自然規律,不是人制定出來的行為準則,所以它是經得起考驗的。” “德的核心思想就是無為,只要我們能做到無為,就等於遵循自然之道而行。” “世人總是不願意無為,總是喜歡去幹預自然,總是制定出各種仁義禮智信的行為準則去破壞自然本身的和諧。” “無為並不是說人不需要學習,讓人回到蠻荒時期做個野蠻人。人是需要學習的,否則人就是愚昧無知的。” “那麼人學習什麼?” “學習自然,向自然學習。”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連道都效法自然,我們作為人為什麼不願意效法自然?” “天地萬物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因為它們在效法自然。” “而人類總是不喜歡效法自然,總是喜歡以人力去幹預自然,肆意破壞自然的和諧。” “自然是什麼?自然就是無為,無為的效果是非常明顯且有效的,可是我們為什麼看不到?” “自然看上去什麼都不做,但它卻比任何人都要做得好。大自然為什麼能夠處在對立統一之中?正是因為它是自然的。日月星辰有人推著它們動嗎?它們自然會動。人生病了需要去治療嗎?只要不是大病,只需要靜下來調養一段時間,自然就會痊癒。白天和黑夜,四季的輪轉不需要人力去幹預,它們自然會迴圈往復地運作著。” “自然沒有意識,它是無為的,但它卻做得比任何人都要好。殊不知我們的生存都依賴於自然。沒有自然,我們便無法生存下去。” “再反觀我們人類,我們總是不喜歡效法自然,總是喜歡用仁義禮智信去控制人心,可是結果卻適得其反。我們談論仁義禮智信之後,天下並沒有太平,反而變得更加混亂了。” “那些天天談論仁義禮的人往往是無德的,因為有德的人不會老是把仁義禮掛在嘴邊。” “講仁義禮的人往往是想要控制人心,他們首先認為人心是邪惡的,必須要加以控制才能維持相對的平衡。其實這是不符合自然之道的。僅僅講仁義禮並不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真正的和平,還是必須要遵守自然之道才行。” “自然之道就是無為,我們作為人,只需要做到無為就行了。” “無為很難嗎?其實不難,它不需要我們學習任何知識,又怎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