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于謙一心向大明 (第1/2頁)
谷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土木堡之變就是內部鬥爭導致外敵入侵,而關鍵人物朱祁鎮和王振在關鍵時刻沒有做出正確選擇。 總結起來就是朱祁鎮自我膨脹,倉促應戰,沒有充分了解對手,指揮失誤。 只是,朱祁鈺有一點搞不明白,朱祁鎮出征之後怎麼像是被王振控制了一般,一路上的決定都是王振說了算。 朱祁鈺猜測應該是因為愛。 宣德五年,此時的朱祁鎮才三歲,正是需要父愛的時候,但他的父親朱瞻基是皇帝,更多的時候是在處理國家大事,那麼陪伴他的時間自然也就少了。 而王振的出現剛好承擔起了朱祁鎮所需要的“父親”這一角色。 宣德五年到正統十四年,在長達近二十年的陪伴中。 這種主僕之間的隱性“父子”情誼是難以言表的。 由此,朱祁鎮對王振信任有加,恩寵無度。 事實上,王振之所以能在正統朝成為權閹,完全是因為他從永樂朝開始,連續伺候了大明朝三代東宮太子。 從朱高熾、到朱瞻基、再到朱祁鎮,而且三代東宮太子都順利地登上了皇位。 從而和人家祖孫三代都建立了深厚的主僕情誼,給了他接觸並能夠抓住明朝權力中樞的機遇。 王振成功實現了名留青史的願望。 明朝的太監,提到鄭和,世人的評價是比大有作為,名垂青史。 提到魏忠賢,世人的評價是殘害忠良,貪汙腐敗的 九千歲。 提到王振,世人的評價是自明朝建立以來,第一位參與政治,把持朝局,禍害忠良的閹賊。 他是明朝第一代專權太監,也是明朝最牛的太監,開啟了明朝宦官專權的先河。 王振壞了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以來禁止宦官干預政事的規矩。 還成功讓他的主子朱祁鎮成了戰神,成了瓦剌留學生。 土木堡之變造成了大明王朝的政治斷層。 朱棣留下的大明王朝精銳部隊全軍覆滅,開國武人勳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在土木堡之變被消滅殆盡。 土木堡的慘敗摧毀了明朝的中央軍的三大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 使得大明政治中再沒有可以制衡文官集團的政治力量。 皇帝為了維護統治不得不依靠宦官集團,間接導致明朝後期出現宦官,文臣輪流掌權的局面。 從戰略上來看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王朝被迫改變自己的戰略方針,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 造成明朝皇帝非正常更換,影響了朝局穩定。 朱祁鈺慶幸自己早早的離開了京城,否則就要拖著病軀與于謙一道守衛京師了。 按照王直所說,京城的糧食問題已經解決了,一年內不用為糧食擔心,京師的安全不用擔心。 京城那麼多人,只要齊心協力,也先不可能攻破城門。 相比歷史,于謙守衛京城會更加從容。 接下來,朱祁鈺要做的就是把襄王朱瞻墡推上臺,讓他與孫太后先鬥起來。 至於朱祁鎮,朱祁鈺希望他在瓦剌多留學幾年。 也先不是想娶公主嗎?讓他妹妹娶朱祁鎮也可以啊。 他妹妹與朱祁鎮是必然要走到一起的,不然朱祁鎮不可能逃過跳牽羊舞。 大明可以把朱祁鎮嫁給也先的妹妹,這樣或許就不用尊他為太上皇了。 另一邊 于謙巡視各處城門,京城的各處城門守軍已經安排好,順義、大興和昌平等縣的安排也在有序進行。 勤王召令也應該到達各處衛所了,要不了多久,勤王之師就會到來。 于謙現在要做的就是準備好守城的武器等東西,確保也先大軍進犯的時候不會因為武器等問題影響守城。 “也不知道王尚書如何了?” 站在城牆上看著城外,于謙心裡還是擔憂。 郕王聽到興安帶去的訊息一定會挺身而出的,加上王尚書親自去請,想來郕王是不會拒絕的。 于謙推郕王純粹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考慮,太后雖然立了皇長子朱見深為太子。 但兩歲的太子在這危急關頭根本就不頂用,如此情況只有親王監國,打退瓦剌再說。 原本,于謙沒有要推郕王上位的想法,但朱祁鎮的表現實在太差了,為了跟朝臣鬥氣,不顧勸阻要御駕親征。 親征就親征吧,但朱祁鎮沒怎麼準備就匆忙出發了。 準備不足就該穩紮穩打,聽隨軍出征的六十六個大臣的,結果不僅不同隨軍文武大臣的,放任王振瞎搞。 不僅害死了上百文武,將京營徹底打沒了,還讓自己身陷囹圄。 如此也就罷了,可以甩鍋連續不斷的雨和太監王振。 王振在朱祁鎮親政後就開始大肆搞錢,到處攻擊朝政大臣,更是鼓動朱祁鎮御駕出征。 出征途中胡亂指揮,不聽勸。 但即便被擒,朱祁鎮也應該有身為大明天子的傲骨。 害怕自己步了宋徽宗和宋欽宗的後塵,想要讓朝廷贖回自己也能理解。 但一邊想要讓朝廷贖回自己,一邊幫也先叫開大明的邊關,這就不可以原諒了。 為了不讓也先繼續挾朱祁鎮號令邊關開門,只能把他趕下臺,讓他沒了利用價值。 郕王向來忠厚,讓他上位是最為穩妥的,符合朝中大多數人的意願。 至於為什麼不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