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谷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胡濙、王直和周忱之後,朱祁鈺又把于謙召來。 “臣于謙參見皇上!” “免禮!” “於愛卿,對遼東你怎麼看?” 朱祁鈺等於謙行禮結束之後就開始發問,為了將來更好地圖謀南洋,朱祁鈺決定先開放遼東。 朱祁鈺覺得話讓于謙一愣,皇上不是在關注南洋嗎,怎麼突然問起遼東來了。 于謙早已得知,皇上找了寧陽侯陳懋、戶部尚書周忱、吏部尚書王直和禮部尚書胡濙四人商議過南洋的事情。 還查閱了安南的記錄。 于謙覺得皇上是真的要拿下南洋諸國,他已經準備了很多,只等皇上問起來的時候回答。 沒想到皇上並沒有問南洋的事情,而是問遼東的事。 “啟稟皇上,遼東是大明的東邊的門戶,也是京師東邊的屏障,對防禦東邊蒙古人的入侵有極大的作用。 只是如今的遼東隸屬於山東……” 明初遼寧地區因戰亂導致地廣人稀,尤其是漢人極少。 且北元太尉納哈出率領二十萬元軍盤踞東北,對該地區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朱元璋認為遼左之地,早寒,土曠人稀,不欲建置勞民,但立衛以兵戍之。 遼東地區比較特殊,不適宜建省,所以明朝轉而在該地設定大量統屬於遼東都指揮使司的衛所。 起到管理開發與加強軍事的雙重作用。 明朝衛所制下,一衛有兵5600人,一個千戶所有兵1120人。 軍人及其家屬別立軍籍,世代為兵,與受行政系統管理的民籍截然不同。 衛所分佈在全國各地,手中掌握著大量屬於軍事系統的土地,這些土地由衛所分配給軍籍人員耕種。 衛所制的最高領導機構在外為前文提到的都指揮使司,在內則為中央的五軍都督府。 遼東都指揮使司建立後,遼東地區成了只有都指揮使司,沒有佈政、按察二司的一個特殊地區。 但隨著地區穩定,人口增長,民政方面的事情越來越多。 在缺少布政司和按察司的情況下,讓軍事系統的遼東都指揮使司處理這些複雜的民政事宜確實是難以長久。 於是,為了處理遼東都指揮使司的民政事宜,明廷決定遼東設立遼海東寧分守道和分巡道,受山東布政司和按察司的管理。 因而出現了明武宗時兵科給事中屈銓所謂的“遼東地方分巡、分守等官以至錢糧吏役俱出山東。”的局面。 東北地區與都城和其它內地省份的聯絡在陸地上只能透過山海關附近這一狹長地帶。 但這條路不光難走,還危機重重。這是由於兩個方面原因導致的。 一是遼西地區多雨水和沼澤,使得道經古澤,泥淖難行。 二則是遼東地區處於當時所謂蠻夷的三面包圍之中,“三面阻夷,出入無路。 若走山海關這一狹長孔道,則有很大的風險會遇到蒙古人。 陸上很是不好走,但海路則與陸路截然不同。 遼東的東西北三個方向被女真和蒙古所包圍,唯獨南方隔海與山東相望,沒有什麼外來因素干擾。 由旅順到山東的登萊地區,只有五百五十里水程,乘船的話,則一日可至,同時海上還有很多小島。 以至於很多百姓感嘆:各島相接如驛遞”。 遼東地區與山東之間便利的海上交通成為了兩地緊密相連的天然紐帶。 明初遼東地區地廣人稀,赴遼東戍守的明軍大部分都是由山東所調集,有時甚至直接將原本山東地區的衛所整個調至遼東。 洪武六年(公元1373),置定遼右衛於遼陽城之北,立所屬千戶所五。 命定遼都衛指揮僉事王才等領原將山東諸衛軍馬屯守”即明初經略遼東時,設定遼右衛,其下轄五個千戶所,兵士都是直接由山東諸衛調集而來。 土軍即從本地普通民戶中招募而來計程車兵。 當山東本地衛所軍戶難以大規模補充遼東兵源時,山東普通的民戶又承擔起了赴遼戍守的任務。 由此可見,山東對遼東人力需求上的重要保障作用。 遼東因戰亂的破壞,明初時經濟基礎很是薄弱,並且由於衛所屯田一時難以成規模。 所以軍隊的物質供給也主要仰仗于山東。 洪武年間,山東糧餉、布花,命鎮海侯吳禎總舟師萬人,由海渡遼,以給軍需。 永樂時又有平江伯陳瑄督餉,由登萊至旅順口,歲以為常,山東對於遼東地區也提供了很大的物資支援。 因此,鑑於遼東對於山東在人力和物質上的依賴性,將遼東在行政和司法上隸屬山東。 將遼東地區在行政和司法上隸屬於山東是由於遼東都指揮使司存在處理民事的需求。 同時考慮到遼東與山東之間便利的交通以及遼東地區在人力和物力上對山東的依賴所導致的。 但這種隸屬關係的特殊性在於遼東地區的行政和司法雖屬於山東管轄。 而該地區主要的管理機構遼東都指揮使司卻和山東沒有一點關係。 于謙覺得,如果遼東設省,那麼遼東現有的衛所屯田就可以取消了。 軍戶轉為普通百姓,讓他們真正成為百姓,好好開墾土地。 當然,其孩子可以優先參軍,畢竟他們為大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我的姐夫是太子

我的姐夫是太子

上山打老虎額
仙俠 連載 212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