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老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健就有不少朋友在醫學院校當教授或副教授,他們對這種教學模式痛罵不已,但一直到他穿越前,醫學院校都沒有改過來,好在只在一個實驗班中實行,要是在臨床醫學班級中全部實行,教師還不鬧翻天。
孫健同學如今上大學不是為了學習文化基礎知識、醫學基礎知識、臨床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而來的,他是奔著免試碩士研究生的名額而去的,奔著畢曉雲而去的,拿一張充當門面的本科文憑!上五年醫療本科,讀三年外科學碩士研究生純粹是浪費寶貴時間,希望縮短學制,課程越少越好,內容越簡單越好。
要是學校能容許他不上課,自學,到時只需要參加每門課程的期末考試就好了,他願意代替學校給任課老師發工資!
也只是YY一下,既來之則安之,老老實實上課吧!
一學期二十一週,一週六天,一天六節課,一節課五十分鐘,不能遲到、早退,更不能無故曠課,班長是榜樣,遲到一次,別的同學都能看見,要起帶頭作用,不然任課老師讓他掛科就掉大了!
好在所有的文化基礎、醫學基礎和臨床專業課程都學過一遍,有的學過二遍,甚至學過三遍,三年中專使用的醫學書本是醫學課程的精華和濃縮本;三年醫療專科,學的也是一套醫療專業的本科書;為了報考外科學方向碩士研究生,他準備了三年。
以同等學力報考,與華醫大五年制、六年制的醫療本科生和臨床外科青年醫生競爭,不是高分不會被錄取,花的心血就不用說了!
三年碩士研究生的學習就更不用說了,導師許金華教授三年只帶了他一個外科學研究生,三年中,一年上大課,二年跟著導師在華濟醫院外科做腹部手術,在醫學知識和外科技能的海洋裡暢遊,夏天經常一個人睡在導師有空調的辦公室看書。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就是孫健中間有近八年脫離臨床,後來調到E醫院擔任書記,他又拿起了手術刀,照樣是一把好手,這都是三年外科學碩士研究生期間和衛校當外科老師下臨床打下的紮實基礎。
在江城衛校教外科學時,一年有近半年的時間在江城Y醫院外科上班,碩士畢業就拿到了外科醫師執業證書(那時候不需要考試,需要申請),在學校是雙師型教師,有教師職稱和醫師職稱。
外科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一年後就被聘為講師,他是以高階講師和外科副主任醫師的職稱以及科級的職務離開江城衛校的。
中專學校的高階講師就是副高,那個時代中專教師的最高階別(後來可以評正高),相當於大學的副教授和醫院的副主任醫師,當然工資要少不少;八年後,他調到E醫院擔任書記時,已經是主任醫師和副教授(轉聘),後來被華醫大(E醫院是它的教學醫院)聘為教授。
前世,孫健一生勤勤懇懇,能抓住中心,一步一個腳印,在事業上和仕途上都沒有掉隊,業餘時間都在學習和工作,付出的太多,才取得前世的成就。
英年早逝就是人生最大的失敗!
重獲一生,外科醫生不當了,仕途不要了,外科老師等等再說!
經營江城淘寶電器公司才是這一世的重要事業!
勞心勞力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把握方向就夠了,累死了賺再多的錢都沒用!
第一學期的課程中,孫健同學唯一需要花些功夫的課程就是《高等數學》,以他外科教授的膚淺理解,這些高深的數學知識除了啟發人的邏輯思維外,對醫生這個職業沒有多大的用處,難道讓醫生業餘時間去程式設計,設計治療方案?或者辦個奧數班,培養下一代?
沒有這些高深的數學知識照樣能學好對寫論文和醫學研究有用的《醫學統計學》,有些高中數學就不好的理科生常常花費第一學期的大量時間,還是掛科,又花費了一個寒假複習,年都沒有過好,開學後只要補考及格,就會毫不猶豫的將《高等數學》丟進垃圾桶。
在學校撿垃圾的婆婆每年在第二學期補考季,都能從垃圾桶內撿到十幾本《高等數學》,擦乾淨後賣給學校的舊書店,有些學弟學妹為了省錢就花三折的價格購買舊的《高等數學》,只是她(他)們不知道這些書是從垃圾桶裡檢出來的,有些知道後,等她(他)們考完,會將《高等數學》的封面和目錄都撕掉,再次丟進垃圾桶,免得被書店老闆再害別人!
孫健讀中專時學過高等數學的極限和微積分,讀大專時還學過高等數學的線性代數和級數,高數知識都還給了老師,沒有轉換成學問和智慧,沒能活學活用,上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