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0 章 一個改名,一個改... (第1/5頁)
千里江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把利刃,從多年前便被握在這位新晉上位的太子手中,日積月累其中的威勢,縱然此前並無太子之名,也從未被轉移到旁人的手中。
那是一份從下方匯聚而來的民心啊。
可偏偏,有些人就是並不明白這樣的道理。
洛陽城中的女帝陛下封鎖了旋門關,卻並未能夠儘快自洛陽方向排程出一支兵馬前往許州“討賊”,無疑是讓這些自各方彙集而來的宗室感到了何為優勢在握。
當甲冑自河東道、山南東道和河北道等地終於送到許州大營的時候,李貞便再不願等待,直接發出了進軍破關的號令。
他更是讓人在這段等候期間,做出了一封討武氏檄文,從許州往外傳遞了出去。
其中的一封,還被人截獲,送到了進軍途中的李清月手裡。
“這檄文的質量真是……”
李清月將上頭的字句看了一遍,覺得這大概沒法治頭疾,也沒法讓阿孃覺得野有賢才未能盡用,反而還怪好笑的。
他們覺得天后僭越稱帝,是有愧先帝之託,有負萬民之望,令李唐宗室不得不揭竿而起,征討妖后倒行逆施之舉。
可姑且不論這其中有幾句話言辭足夠毒辣,就連歷數罪狀都少了幾分說服力,更別說……這其中簡直是三句話不離天后的性別和她曾侍奉兩朝天子的過往。
“他們若是覺得這些都能讓阿孃退縮的話,那又為何會落到被驅趕出洛陽的地步呢?”李清月冷笑了一聲,“更可笑的是,這檄文之中,李貞此賊還不忘提及自己乃是太宗之子。那他縱容身邊小人欺侮任職州郡百姓,將清官幹吏貶退的時候,怎麼就不記得這一點!”1
在兩京之地誰不知道,越王李貞此人是何種行事作風。
太宗諸子之中若論實力他確實不差,但在心性和執政手腕上就著實是太差了,若不然,又怎麼會有一個“人伏其才而鄙其行”的評價。
權力之爭到了這一步,確實是該當警醒一點,意識到該當將太宗皇帝給搬出來做個輿論的由頭,以遏制大唐真走向滅亡的結局,但李世民當年可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李貞卻顯然毫不明白。
他這僅剩的性別優勢,也在天后執掌朝政十餘年所推行的種種政令面前化為烏有。
上一
個用阿孃曾經是太宗妃嬪來反對她的人墳頭草都不知道有多高了。
“但就是這樣的人依然聚集起了一支數萬人之多的隊伍。”許穆言不無譏誚地接話道。
“是啊但那又如何呢?”李清月策馬而行向西望去“一群烏合之眾罷了!自我征戰沙場到如今還從來沒打過一場如此簡單的戰事。”
當年險些將蘇定方都給拒兵在蛇水以北的淵蓋蘇文圖謀吐谷渾屯兵邊境的祿東贊吐蕃後起之秀欽陵贊卓無一不是軍事奇才就算是去年作亂的東.突厥阿史那和阿史德氏也還佔著一個行事在先的優勢。
可這位越王李貞到底佔著什麼呢?
或許唯獨能算的也就是他比起洛陽城內的那位陛下更得世家的喜愛罷了。
但這些聚集在一起的又恰恰是該當在新朝建立起來之前就先被血洗之人!
李清月伸手撕掉了這份送到她手中的檄文。
同在此地的駱賓王原本還以為太子會讓他像是彼時征討吐蕃一般在此時寫下一份征討越王等人的檄文卻只聽到了她對各部校尉下達了按序進軍的號令。
許穆言笑了笑在旁解釋:“人征討畜生……還需要寫檄文嗎?”
駱賓王頓時啞然:“……”
可在周遭隨同戰馬前行而沸騰的聲浪裡他聽到了一種無需置喙的高昂戰意確實已不需要再由一份檄文來助力點火。
這便是太子的底氣!
更何況就算這些聯合在一起的世家和宗親想要效仿一出諸侯討董洛陽城中的陛下也絕非董卓。
然而另一頭的李貞卻顯然還並未意識到
許州的官吏之中有試圖潛逃的被脅迫著重新加入了隊伍在明面上還是為他們傳遞檄文和軍報之人卻根本沒有幾分鬥志。
他只看到當自己從官吏之中選拔出了個最有才幹的人許諾締結兒女親家的姻緣後意圖多混出些功勞的人自然要為了成為皇親而拼一把各自操練兵馬勤勞使得營中處處都有呼喝之聲。
為了確保此行能夠出徵順利他還將許州的道士和尚也給請到了軍中如同當年的泰山封禪一般占卜出了個進軍的好日子又讓他們給身邊士
卒分發護身神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