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052(一更) (第2/4頁)
千里江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媚娘也下意識地回了個笑容,“走吧,再不回去就要錯過晚膳了。你不是想要
好看又好吃的東西嗎,尚食局的宮人將餛飩做成了二十四節氣的花形,免得你又說什麼當擺設的素蒸音聲部捨不得吃……”
李清月這下走得要比母親還快一點了。
只是當她繼續往前走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在心中反思了一下,她因為對於李賢的偏見,對李弘和李賢的關注確實是太少了。
若是她已到了有資格任性的地步也就算了,可現在她還沒有。而在如今這個時代背景下,親生的兄弟姐妹本就是需要團結的。李弘和李賢也並不僅僅是她的兄弟,還是母親的政治資本!
這份政治資本,就像她評判長孫無忌不能全憑喜好一樣,也不能因為他們是不是討喜,就在態度上有不當的表現。
放在她現在的年齡上,還可以說是小孩子偶爾會有任性的表現,但到了再長大一些呢?
不敬太子,不友愛兄弟,對她而言確實逞了一時之快,卻也容易讓她失去更多的東西。
她還得將自己的態度再擺正一些才對。
就像政治博弈之中,但凡站錯了立場,就可能像是來濟、韓瑗一樣,一個在臺州吃海鮮,一個去邕州和蠻人打交道,那麼在宮廷之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李治在抵達九州池中搖光殿後,從旁圍觀了許久,忽然覺得有點好笑,和同樣站在一旁圍觀孩子打鬧的武媚娘調侃道:“我怎麼覺得,阿菟今日對待弘兒和賢兒的態度……”
他險些想說慈祥,或者說是很有照看珍寶的保護欲,又覺得把這個詞放在自己年僅五歲的女兒身上不太合適。何況阿菟真如她的乳名一般,平日裡便像是個張牙舞爪的小老虎,哪跟慈祥有什麼關係。
最後只憋出了後半句,“很有長姐風範。”
但要這麼說的話又有點不太對了,畢竟,李弘出生的時間比清月早呢。
所以一點也不奇怪,他話剛出口就自己又先笑了出來。
武媚娘回道:“今日賢兒給阿菟送了生辰禮物,讓阿菟覺得她平日裡對這個弟弟忽略太多了,就成了現在這樣了。”
“要說長姐風範倒也不算錯,弘兒和賢兒又沒有陛下準允去舉辦什麼水陸法會,也沒有劉仁軌這個好老師,能常常在外增長見識,可不就是看起來幼稚一些。”
李治扶額,“一個阿菟能上下折
騰出的事情都已經夠多了,要是把我的太子和雍州牧都給放出宮去撒歡,那我看我的頭疼病是要再重一點了。”
自李素節被從雍王改封許王還丟去了封地後,這個空餘出來的雍州牧位置沒被李治交給其他宗室,而是給了自己的兒子,由李賢擔任。
皇后膝下一個提早冊封的安定公主,一個太子,一個雍王,已是再明顯不過的天子優待。
但更讓她地位穩固的應當不是這些名號,而是李治本身的態度。
李治說歸說的頭疼,在看向面前子女同在一堂的場面中還是嘴角愈發上揚。
或許是因為他和媚娘都是聰明人,所以弘兒的身體雖不佳,卻也是個進學後一點即通的人,負責教導太子的老師除了對他有些仁善的觀念不予評說外,其他均是讚美之詞。
賢兒年歲更小,但已能將平日裡識字所用書籍盡數背下,好像還對音律有些特殊的天賦。
至於阿菟就更不用說了,光是能察覺到父母心思,也能為他們分憂解難,就值得李治對她有所偏袒。
“你說,今日阿菟生辰是個好時候,除了我讓工匠給她打造的一套木製兵器和演武室外,要不要讓她提前領到自己的食邑實封,往後還能每月領取到定額的銀錢?”
李治原本覺得太早將其交給女兒,容易鬧出點事端來,現在看阿菟行事妥帖,又覺得可以提前給她了。
但武媚娘想了想,還是回道:“凡事過猶不及,不如等到阿菟五週歲的時候吧。陛下想想,今日對她如此獎賞,到了年底對弘兒和賢兒總得一視同仁,又要以何物來賞呢?”
這麼說的話還真有點犯愁。若說成是逢五週歲的獎勵,確實要合適一些。
“便如媚娘所說吧,明年也可以不必在洛陽慶生,直接帶著阿菟往她的食邑走一趟。到時候我還真想看看,她在自己的封地上能折騰出些什麼東西。”
“……陛下,注意點形象。”
武媚娘這句提醒一出,李治這才收起了那試圖看好戲的戲謔神情。
“咳,我去看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