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041(二更) (第3/5頁)
千里江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倉裡,從這個糧倉出發走陸路將其運送到上游的那一個糧倉裡。1
若考慮到陸路的運送能力不足,便在這一段上多加人手好了。
或者將其分攤在關中還沒有急需要糧的時候來運。
再便是將上
遊糧倉裡的糧食重新經由水路從三門峽上游往長安送。
這樣一來,就完全不必像是劉仁軌所說,非要將洛陽到長安當做一段路來看待。
這其實被兩個糧倉隔絕成了三段路。
李清月一邊將她的想法說了出來,一邊又將三門峽上下游的那個點又重重地戳了兩下,仰頭朝著劉仁軌問道:“老師覺得,這個增設兩處轉運倉的想法,配合素筠的那個建議,可行嗎?”
劉仁軌已愣在了當場。
在李清月徐徐道來的那一刻,他驟然意識到,不僅僅是他,包括現如今朝堂上對於運糧之事持以悲觀態度的人,好像都陷入了兩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便是非要讓糧食自已有的路徑中運輸。
像是李素筠所說在三門峽水段北道山中開闢新路的想法,正因為對他們來說“勞師動眾”,才往往被忽略掉。
第二個誤區就是轉運倉設定的位置。
自秦漢統一、糧食週轉需求增大後,天下各地的漕倉應運而生,但絕大多數都設定在河流交介面或者是河流與城市的銜接之處。
前者是為了方便更換船隻,滿足不同河道運輸條件的需求,後者則是為了將船隻所運載的糧草送抵城市之中。
那麼在大河的三門峽水道處專設兩處糧倉,就是有悖於此前設定邏輯的。
但它可行嗎?
或許是可行的!
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只在于山路的那一段能否走通。
劉仁軌說是說的無法下一個定論,但別忘了,他出自門下省。
自任職到如今,他親眼見過的官員上書數量遠非尋常人可比,所以關於中條山南麓的情況他也有所耳聞。
他隱約記得,這座山脈北坡多斷崖,南坡卻要相對和緩,確實有走通的可能性。
劉仁軌深吸了一口氣。
說起來,他原本是在做什麼來著?好像是在教導學生地理資訊……
怎麼就歪出一個漕運方案了!
“老師?”李清月見他發愣,又伸手拽了拽他的袖子。
劉仁軌這才收回神思,答道:“若如公主所說,能試一試,只是在細枝末節處還需有專人評估,再必須徵得陛下同意,而後交由戶部核算開銷,有了這些才能繼續討論。”
這件事要做,涉及的州府人員都不在少數,並沒有暢想提出得那麼樂觀。
聽他這麼說,李清月下意識地皺了皺眉頭。
劉仁軌的話其實沒有說錯。這種能讓人吃飽飯的事情,確實是謹慎一些處置為好。
可問題在於,總有些人是等不起這個推敲和建設過程的。
更麻煩的是,她雖是個公主,年紀卻還是太小了,身邊除了兩個侍衛之外,就只有宮女可用了,根本沒有一個可以派遣出去實地考察的人。
在執行計劃的第一步就被卡住了。
若是劉仁軌是那等實權官員,或許還能有幾個指派出去做事的人手,偏偏他又不是。
不過李清月也只苦惱了一瞬,就又朝著劉仁軌問道:“您沒法越權上書諫言此事對吧?”
“正是。”
“行。”李清月也不糾結這個,“我去找阿孃。”
既然她還沒法乾的事情,那就先去找家長。
反正她是公主,當爹媽的又都是聰明人,那搞那麼多兜兜轉轉的幹什麼。
她當即叫停了馬車,便抱著那做足了標註的地圖,在卓雲的開道下匆匆往前車去了。
但說是說的只找阿孃,因皇后與陛下同在一車之中,李清月在認真上報的時候便連同著跟李治一併說了。
這可把李治驚得不輕。
他有點恍惚地揉了揉額角,有一瞬間在懷疑自己是不是沒睡醒,“這是諫議大夫在給你授課的時候你推出的想法?”
“不是我,是我們。”李清月嚴肅糾正道。
這是兩個打破常規的想法合併在一起,才有了這樣的結果。
也是因為劉仁軌的授課才有了引發思考的機會。
不能只歸功給她一個人。
李治隨即就聽女兒又說道:“阿耶,我該說的話都說完了,您能不能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