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川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洛九天沒有拒絕:“教誨談不上,但可以憑藉個人經驗稍作指點。那麼我就佔用一些時間,針對幾篇我昨晚有幸翻閱到的論文發表一些觀點。”
洛九天說著,拿著原本屬於楊利澤的光表運用自如,已經連線上演講臺中央的全息投影儀將第一篇論文的摘要放大投影在半空中。
不少人看到他嫻熟的動作,更不信了。一百年前的人怎麼可能一晚上就把現代的光表用這麼順溜!
再一看,批判的文章竟然還正是楊利澤本人在不久前剛剛發表的著作。
在場的幾乎沒人沒讀過楊利澤的著作,更有不少人都視楊利澤為標杆,楊利澤說過的話提過的觀點他們早就背得爛熟於心,於是更加不屑,等著看他到底能說出個什麼所以然來。
但也正是他們對這篇論文字來就熟知了解,才會越聽洛九天的批判越覺得幾分鐘前的自己錯得離譜。
洛九天的任何一句話都絕非亂說或挑刺,對論文進行每一處點評前都會明確給出原句以及上下文片段,每一句點評都直戳要害,一語道破潛藏在複雜文字背後的破綻,字字珠璣,讓急著反駁他的人啞口無言。
不知不覺間,等著洛九天出洋相的人們都變成了認真聽課的學者,有人邊聽邊記筆記,有人邊聽邊跟著演算,甚至有人像大學課堂上的學生一樣舉手提問,洛九天也像是溫和的教授一樣中斷教學,允許那人提問,在根據那人的問題進行簡短精確的回答。
至此,在場的人中已經沒幾個人懷疑他的身份。
但沒人想到,在將楊利澤的這篇論文批判完畢後,洛九天又給出了一個震驚四座的結論。
這篇論文的原作者一定不是楊利澤本人。
洛九天又很快調出了楊利澤的其他幾篇論文的段落,找出了一些相互間有邏輯矛盾的地方以及時間上的漏洞進行佐證,最後透過幾處用詞上的小細節,又翻出楊利澤一名學生的多篇論文進行細節對比,鎖定他才是這篇著作的真正作者。
原本洛九天只是想簡單指出楊利澤存在學術造假行為就換下一篇文章,可沒想到這時,北側主座上突然有個人大聲嚎哭起來。
他哭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