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雖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援,發文三個多月,我想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到本書結束時說幾句真心話。
這部小說得到的評論幾乎都是批評,可能是番茄小說中受到批評最多的一部小說吧!但在這些評論中,苦茄子先生說的一句話喚起了我的共鳴,他說,“書寫的很好,就是這寫法看的人不會多...”
這位先生的看法很精闢,我寫這部小說確實放不開,因為我對那個時代充滿了敬意,所以寫起來非常累。而且天真地想在其中蘊含一些道理,這樣寫起來就更累了。曾數次升起不再寫下去的想法,但讓讀者不能輕鬆的閱讀已經是我的錯了,如有頭無尾,這個錯就更大了。
這些年我看了許多網路小說,總的感覺是向娛樂化的方向發展,這點沒有錯,這個時代大家都是負重而行,看個小說也要累的慌嗎?所以我這部小說是選錯了題材,選擇的時代就不是娛樂的時代。
雖然我沒經歷過那個時代,但為了寫這部小說諮詢了許多那個時代過來的人,這些人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經歷過那場運動、經歷過改革開放,有的還經歷過下崗自謀職業,有些九十年代退休的老人,甚至一度連養老金都開不出來。
但他們仍對以後的生活充滿了樂觀精神,說起那個時代,他們會說很窮,但也會說很公平,人們的生活水平都這樣,區別就在孩子少的家庭多吃兩頓白麵饅頭,孩子多的家庭就用白麵去換棒子麵,大家的心裡沒什麼不平衡的,上班努力工作,下班則是老婆孩子熱炕頭。
一位老師傅曾跟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的一位朋友多次找廠領導,想將幹部身份變成工人身份,因為幹部每月的糧票是二十八斤,而工人每月的糧票是三十斤。那個時代就是這樣,下井的礦工肯定比礦領導掙得多,每月的糧票甚至達到五十四斤,那個時代,待嫁的姑娘都願意嫁給礦工,一個礦工養活一家五口人綽綽有餘。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一名紡織女工因上過三年私塾、口才也好,還是一九五三年入黨的老黨員,與同事們的關係也好。廠領導想讓她脫產擔任廠團委書記,但她拒絕了,因為要撫養三個孩子,她在一線的工資和口糧比當廠團委書記高多了。
說起這事我問她“後悔不”?她說不後悔,因為三張小嘴等著吃飯,這就是那時的現實。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原來想融入到小說中的,但在寫作中卻有顧慮,因為我收集的資料中沒有傷痕文學的影子。
以那位紡織女工為例,她是富農成分,而她的老伴是革幹成分(原為小地主家庭,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加入解放軍,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他倆經歷了那場運動,卻沒受到任何波及,也許一個是紡織工、一個是銷售員吧。
而她的兩個兒子也下過鄉,但對青年點的生活景象卻只有一句負面的話,“吃的不好。”
這些都是真實的資料,但收集後進行寫作的結果只是捆住了我自己的手腳而已。
好了,又囉嗦一番,就本文說最後一句話,,這部小說的主題思想只有一句話,“人、只有體現被利用的價值才具有社會價值。”
再次誠摯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援,本人正準備寫一部異空歷史方面的小說,如無意外,兩個月後肯定正式發文,屆時請各位讀者再次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