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部分 (第2/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現在,在20世紀的戰場上,這種在速射炮、機槍的面前早已經被證明無效的步兵集團衝鋒,再一次顯現於世人的眼前。
此時,當米里諾維奇大尉和以及其它數千名軍官、軍士竭盡全力的維持著隊形秩序的同時,在東北軍後方數百米處的機槍陣地內,東北軍的機槍手和機槍指揮官們卻已經忙活了起來。
與很多國家不同,東北軍是最早意識到機槍作用,並大量裝備機槍的軍隊,他們的機槍手和機槍指揮軍官們,大都曾接受過極為專業的機槍射擊和使用訓練,甚至辦有專門的機槍學校,用於培訓機槍軍官以及機槍手,也正因如此,德國的機槍手們。往往比其它國家的機槍手,更能夠掌握射擊這門學問。
射擊,準確的來說,這是是一門科學。尤其是對於機槍來說,射擊絕對是一門科學!在這場戰爭中,機槍的使用,絕不同於其它人所理解的那樣,噴射密集彈丸的機槍下對著一排進攻部隊射擊,事實上,這樣造成的損害極為有限。如果精心佈置的話,簡單的幾挺機槍所構成的火力密度,就相當於整整一個步槍營,當然這對軍官們佈置機槍射位提出了一場新的考驗。
經過多年的研究,東北軍的軍官們研究出如何加大機槍威力使用的方法——間射,在這場戰爭的的機槍射術間,間接射擊被置於相當重要的位置,所謂的間接射擊。也就是對視野以外的示進行射擊,這種射擊技術極難掌握,的但其作戰效果也同樣令人驚駭。間接射擊的最大價值在於,可以把機槍很好地隱蔽在已方防線的後方,用近乎“謀殺”的火力殺傷敵人,此時,機槍的瞄準和射程計算方法和火炮相同,但兩者的效果卻截然不同,火炮的炮彈來臨時,士兵可以透過彈丸的呼嘯和尖叫聲提前獲得預測,而對於遠端機槍發起的間接射擊,士兵們只能聽到如疾風掠草般的沙沙聲。隨之而來就是子彈擊人體和被擊中者的慘叫聲,而更為重要一點是,間接射擊可以很輕易的形成更為密集的幾乎毫無死角的交叉火力。
要進行精確的間接射擊,要求射手們事前必須進行周密的計算,這種方法非常複雜,儘管德國機槍兵們早就發展出間接射擊所需要的全套裝備、手冊和換算表。以幫助射手對看不到的目標進行間接射擊,但是射擊準備卻是漫長的。
幾乎是在頭頂上的炮彈剛剛遠離,那些把機槍扛到射位上的機槍手們準備的時候,機槍連的軍官們便迅速展開高精度的大比例地圖,開始了圖上作業,在這地地圖上面可以詳細的找到作戰地域內每一個山丘和溝壑,偵察機每天拍攝的高解析度照片也成為了軍官們實施間接射擊的有效工具。
指南針、測角儀、傾角儀、分度規、瞄準立柱……在各種器械的幫助下,這些位於後方的重機槍手們足足用了近兩分鐘的時間,方才完成間接射擊的準備。
“快點,再過幾秒鐘,咱們在兩千米外老毛子送回老家!”
張鵬飛有些興奮的呼喊道,現在,對於他來說,則是要把俄羅斯佬全部埋葬在槍林彈雨組成的死亡地帶!
“我敢保證,咱們今天一定能讓老毛子刻骨銘心,永世難忘!”
那些機槍手們用極為自信的口吻說道,他們早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一直以焦急的等待著這一天的到來,而現在,這一天,終於來到了,這正是他們的大展神威的時候!
“他們一定會終生難望的!”
就在這時,前方傳來了訊號,那是射擊的訊號,那個訊號的發出,意味著,俄軍已經進入的射擊區域。
“開槍!”
一聲令下,張鵬飛所在的機槍連的九挺沈式重機槍開火了。
“穩住速度……”
“保持隊形……”
就在米里諾維奇大尉指揮著部隊前進的時候,這清晨的靜寂被一陣沙沙聲打破了,先是前方縱隊的幾十名士兵像是爛泥似的,猛然癱倒在地上,下一瞬間,伴著空中密集的“嗖嗖”聲,原本寂靜的草地上儼然颳起一陣小型風暴,風暴不時的卷飛一片片的枯草,枯草在草地上舞動著。
幾乎沒有任何徵兆的子彈便擊中了米里諾維奇大尉的肩膀,從他的後腰間穿出,此時。那拖著“沙沙”聲的彈雨就像是冰雹似的直接從高空猛得砸下來一般,被擊中計程車兵中彈處大都是肩膀,出口要麼是腰間要麼是手腕。
這是一場風暴,一場由東北軍的機槍手為俄羅斯步兵精心準備的風暴。
當一千六百米外的俄軍在距離華軍陣地還有兩百多米時。遭到了彈雨風暴的洗禮,但是他們卻沒有聽到槍聲,而在一千六百米外,指揮著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