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部分 (第2/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14年,跨種族的性行為也成為犯罪。殖民地政府從1915年開始實行強制的種族分類制度,推廣身份證,並在身份證上標明種族。同年,非洲各殖民地被正式劃分成不同的區域,分給不同的種族。
儘管自50年代起,種族隔離政策導致了持續至今的叛亂,但中國似乎仍沒有放棄殖民地的意願——他們堅稱:在任何時期,帝國絕不會以犧牲海外領地國民的利益作為代價換取和平。而作為代價的就是,中國必須要在非洲保持一支多達一百萬人的駐軍以及三百萬土生華人組成的民防隊。
長達五十年的治安戰的代價是千百萬黑人的死傷以及十數萬中國軍、民防隊的死傷,千百億華元的軍費開支,這一切值得嗎?
每當有人問及的時候,中國官員的回答是永遠是——值得!
不棄寸土!
這甚至是中國捲入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因為香港以及九龍、琉球英屬領地以及租借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因為美國試圖將中國趕出巴拿馬。而為了維持這看似並不起眼的利益,中國毅然選擇了世界大戰作為回應。
面對這樣的一個超級國家,全世界對其動武或者制裁或者限制,甚至說種族歧視什麼的,都得仔仔細細的考慮——因為這個國家,具有毀滅世界的能力。儘管德國也具備同樣的能力,但是我們必須要看到的一點是——德國從60年代起,德國已經開始全方位的收縮,在隨後的四十年間,從德屬北美自治到德屬北美的獨立,而相比之下,直到十年前,中屬北美才得已自治,而其帝國國會之所以同意這一點,完全是因為二十年前,華裔移民的人口比例終於超過華屬北美歐裔人口比例。
所以,今天,每當人們討論著這個龐大的帝國將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和平時,我需要提醒諸位的一點是——從歷史上看來,他們絕不會放棄那怕絲毫利益,以滿足其它國家的利益,即便是一時的放棄,也是為了獲得更為長遠的利益。
而這一切需要追根溯源到帝國成立之初,從1902年,這個帝國取代的滿清帝國的那一刻開始說起。就是在這一刻,中國開始走上真正的對外擴張與構建大帝國的道路。儘管這條路十分的困難,儘管這條路充滿著未知的風險,但是他們仍然堅持走向那條擴張之路,決心直到最後的成功,也不會停下來。
今天,一些人妄想著與他們分享和平,我想引用一句中國的俗話——無疑對牛彈琴!”
《帝國風雲》
作為一名海軍軍官,對於金梅爾來說,他實在是太過年青了,對於年齡不過只有26歲的他來說,五年前,還是一名海軍軍校生的他曾隨同大白艦隊訪問過中國的橫濱以及英國治下的香港。
而現在,他卻作為一名駐華海軍武官,來到了中國。為何會成為一名駐華海軍武官,這完全得益於一個原因——他是海軍中少有的熟悉漢語的軍官,四年前,在大白艦隊的航行結束後,於橫濱初睹“戰國艦”的震撼,使得他在返回安納波利斯海軍學校立即向學校中的中國留學生請教學習漢語。
在他畢業之後,以建造“戰國艦”為主要展現方式的中美兩國海上的軍備競賽,使得他這個“中國通”成為了同屆學員中的明星——甚至就連總統也知道他的名字,也正因如此,在艦上服役一年之後,他被調至中國,任駐華大使館的海軍武官。
而他之所以來到南京,是為了收集中國海軍的情報。同時更充分的瞭解這支年青的艦隊,儘管在某種程度上,美國海軍也和他們一樣年青——十幾年前,他們都是一支地區性的艦隊,而現在,雙方的實力懸殊不過僅只是三艘“戰國艦”,可以說,在這場競賽之中,雙方都是寸步不讓式的競爭。
也正因為差距如此之小,才使得他們更需要了解這支艦隊,瞭解中國海軍,不過受限於中國的外交政策,金梅爾上尉卻無法前往他更感興趣的珍珠港或者橫須賀,尤其是前者,珍珠港中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軍基地,同樣也是中國海軍掌握太平洋的前進基礎,也正是因為中國人對珍珠港的掌握,才會使得整個美國西海岸,幾乎日夜都面臨著戰爭威脅,隨著軍備競賽的愈演愈烈,甚至西海岸的州都在呼籲修建海軍要塞,以阻擋來自中國的威脅。
不過儘管他不能夠直接前往珍珠港,那片禁止外國人進入的禁區,但並不意味著他不能透過其它渠道獲得那裡的訊息,比如,他可以透過一些朋友從側面瞭解太平洋艦隊。
“號外,美國國會批准建造四艘紐約級戰列艦!”
“號外,太平洋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