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 (第4/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慢嗎?是的。”
用力的猛一點頭,李道林的的這個動作,甚至會引起會議室的幾名日裔歸化工程師的好奇,會覺得這個人是日本人,可他那超過1。8米的身高,則清楚的提醒著人們,他絕不可能是歸化人。
這至多隻是一個習慣性的,或者說是一個強調性的動作罷了。
“很重嗎?是的!”
這不是在自己在打自己的耳光嗎?但李道林卻一點也不這麼認為,如果說在柏林皇家工程學院的留學,使得他學會了什麼,那就是發現了德英兩國之間軍事科技的異同之處,當然,在回國後,他同樣發現了國內工業上的某些領先之處。也正因如此,他才會綜合英德以及東北的所長,做出了一個新的決定,或者說,一個新的想法,而若是想要把這個想法化為現實,恐怕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比如在“鎮波”級裝甲巡洋艦上獲得突破。
“可是,如果說沒有改進的餘地,我絕不承認,我認為,透過對鋼材以及加工工藝的調整,十英寸艦炮的重量,雖不能降低至8英寸的水平,但完全可以減重30%左右,如此一來,也不見得比8英寸艦炮重多,而我們現在的火炮身管技術,仍然停留在十年之前的思緒上,卻完全忽視了一點,十年前,使用的是普通鋼材作為炮鋼,而現在瀋陽兵工廠卻是使用強度更高的合金鋼製造身管,即然如此,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夠大量的減薄身管,以減輕火炮重量,這樣的話,以4門十英寸艦炮和14門6英寸副炮計算的話,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