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聲輕語之後,唐浩然走出了艦橋,再次進入艙室的時候,他看了已經換上一身新軍裝的商德全,和其它人一樣他的神情同樣顯得極為興奮,見著唐大人的瞬間,商德全連忙行了一個軍禮,這軍禮是不同於德式,亦非英式,而是在大沽的時候,唐大人教授的軍禮。
“大人,我等已經準備妥當,隨時可以下船上岸!”
(1)19世紀中後期,各國海軍蒸汽機使用的並非是傳統的塊煤,而是機制“型煤”,春是作為船舶燃料的效率高的煤炭而開發出來。當時,用煤的粉末攙和並壓制成型的東西總稱為“型煤”。北洋水師使用的開平煤是煙煤,燃燒時冒出滾滾黑煙(後來丁汝昌與開平礦總辦張翼信中所及“煤屑散碎,煙重灰多,難狀氣力”,其實固然有開平將好煤售出,另一方面,還是因其煤為煙煤,且未制型煤)。
對比同期日本——1894年(明治27年),海軍省的竹田少佐著手研究軍艦冒黑煙的對策,發現山口縣的“大峰炭山”(宇部炭鉱)出產的無煙煤粉,可以製作軍艦用的練炭。這被稱為“海軍的角炭”。因塊煤不便於軍艦用作燃料,所以日俄戰爭時期,除去進口高熱值威爾士無煙煤之外,海軍大臣山本權兵衛提議,在日本開設了生產高質量角炭的德山練炭製造所。
(好些天沒有回應大家於討論區的問題了,這一陣子事情太多,今天加班到現在,關於拼刺一說,小說裡有解釋——是為了訓練士兵的勇氣,敢於刺刀見紅的勇氣,刺刀無法擊敗坦克,但敢於刺刀見紅的部隊,至少在勇氣和意志上是頑強的,這恰恰是清軍所不具備的。
再就是辮子,主角身處的時間是1890年,不是1900年,更不是1910年,張之洞令主角蓄髮留辮,難道主角要說“不”,才能彰顯勇氣?然後走不成官場,改行去鬧革命?就是煽動革命,也得讓人家覺得你是自己才行吧!一個假洋鬼子領導大家鬧革命?百姓能接受?別忘了,地下黨更需要偽裝。
再說閔妃,1859年生人,31歲了,那會的朝鮮可不是現在的韓國,那個歲數……主角才二十來歲,妥妥的小鮮肉啊!PS: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求推薦!)
第10章 於此三千里(求推薦)
第10章
“把皮帶扣正了!”
“後面的揹帶別歪了!”
“綁腿重新打……”
諸如此類的喊聲,在艙室和過道間迴響著,甚至還互相檢視,以保證軍帽沒有戴歪,眾人顯得甚至有些緊張——按照唐大人的說法,他們可是身系“天朝威儀”,萬萬不能墮了上國威儀以及天官的威風。
於艙道內等待著出艙的當口,吳佩孚又一次檢查了棚內13名士兵的儀容,在來朝鮮的一路上,他可是扣著門艙的領學著“新軍儀容教範”,那軍帽如何戴、軍裝如何穿,綁腿如何才算合格,“丫”字型的揹帶如何扣。
現在臨到下船的時候,他卻顯得有些緊張,生怕墮了上國威儀,進而遭長官的訓斥,遭長官的訓斥事小,將來誤了前程才事大。
“辮子要裝在衣領裡!”
他們……
幾乎是在唐浩然的隨行衛隊出現在船頭的時候,角田秀松等人不是瞠目結舌望著那些穿著西式軍裝的官兵。
清國軍時候穿上了西洋軍裝?
若是沒有記錯的話,因為大臣們格守著禮制,清國海軍寧可穿不便利的號衣,亦不穿西洋軍裝,至於陸軍的號衣尚不如海軍,而現在唐子然的衛隊卻一副西洋打扮,似乎還沒有辮子。
別說是角田秀松被驚倒了,便是劉步蟾等人也都是嚇了一跳。
“這唐子然,當真是……”
“當真是大膽至極!”
舷邊的吳應科在唇邊嘀咕一聲,瞧著那些穿著西式軍裝的衛兵,他的心裡倒是有些嫉妒,做為海軍軍官他焉不知海軍號衣於艦上作戰多有不便。而且穿在身上全不顯軍人的英武,便胸膛再是堅挺,號衣穿在身上也是鬆鬆垮垮的,全不見一絲軍人的英氣。
“膽子大,若是咱們丁大人,也如他般膽大,咱們沒準早就穿上新式軍裝了!”
一旁的徐震鵬輕聲抱怨著,每每穿著海軍號衣與他國海軍軍官見面時,他的心裡總是極不舒服——箇中滋味有九成是因為那辮子和軍裝。
“可就是不知會惹麻煩,朝中的那些人能放過他?”
“哎……這唐子然啊!”
丁汝昌搖搖頭長嘆道,幸好從望遠鏡裡,能看到那些人的辮子是紮在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