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3/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天色已暗,在下倒願意引大人過去,待明日之事安頓之後,在下陪你去看看如何?”
“好去處?”
被他的話聲從於古戰場的感懷中拉了回來的唐浩然,隨口笑問道,話說朝鮮這地方,真沒好去處,無論是鄉村亦或是城市皆是惡臭薰天,令人作嘔,有好玩的,真虧那高麗棒子還有臉吹著韓國山美水美。
現如今這朝鮮山上大都無樹,漢江水色渾濁,從仁川往漢城,全都是水土嚴重流失的模樣,甚至唐浩然都尋思著,待主持朝鮮新政後,非得發動官府百姓于山植樹不可,這荒山野嶺的有好去處?
嗯,漢城附近似乎有幾處溫泉吧!
這勉強也算是個景,若是洗溫泉的時候有幾個漂亮的朝鮮侍女於一旁侍候著,到還值得一往……
“承恩祠,”
與唐浩然想象的“溫湯美人”不同,唐紹儀道出了三字來。
“承恩祠?”
唐浩然好奇的重複道。
“就是朝鮮官府於前朝萬曆年間為感激明軍擊退倭寇之恩籌資所建,據說祠後還埋著數千前朝將士遺骨!”
聽到這裡有為明軍修建的“承恩祠”,唐浩然頓時來了興致,連連說道。
“朝鮮還有這地方?那咱們可得去看看。”
若是真有“承恩祠”,可一定要去拜祭一下,畢竟,埋骨於此的明軍是自己的同胞,而且明日的大事……嗯,若是英靈在天的話,希望他們保佑自己吧!
“先前與漢城的時候,我曾聽朝方外務衙門的官員說,“承恩祠”就在漢城附近,若是騎馬的話,來回估計得兩個鐘頭,今天這天色……”
瞧著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唐浩然點點頭說道。
“天色確實晚了點,嗯……”
沉吟良久,唐浩然望著山丘外於幕色中起伏的山嶺,默默的說道。
“待到明日事畢了之後,咱們一定要過去一趟!”
明日……但願祠中所供的大明將士保佑一切順利吧!
碧蹄館驛站中的唐浩然向著前朝的將士魂靈祈禱的時候,在城內的南別宮,這自明朝幾數百年間歷代使朝華臣下榻之處,現在卻是駐朝大員駐轅之地,通亮的電燈將南別宮映的通亮,橘色的燈光下,穿著號衣的淮軍衛兵來回巡視著。
在這大臣駐轅的南別宮,卻不見朝方僕役,便是一僕一傭亦是來自於國內,數年前宮內朝方僕役洩密後,在迫令朝方斬殺宮內的數十名太監宮女後,為駐朝大臣的袁世凱便從國內招來僕傭,此事倒也見證明了袁世凱於朝鮮專橫跋扈。
但也就是靠著這專橫跋扈,使得朝鮮正出王與後“兩殿”之外,這漢城又有了“相問南別”的說法,這朝鮮的政令要先問過袁世凱後,方才不至引起麻煩,也正因如此,有些朝鮮官吏才會把門拜到南別,從而獲得晉升,而以駐朝大臣之名總理朝鮮的袁世凱也樂意以推薦“事大派”的方式插手朝鮮政事。
也恰因如此,這南別宮大多數時候,每當夜幕降臨時,但會熱鬧非常,於宴會上袁世凱與朝內外“事大”者聯絡感情,談論國事,而今日,這南別宮卻顯得有些冷清——新任駐朝大臣已經人到碧蹄館,只待明日朝鮮王與百官郊迎之後,兩位大臣即會於南別宮交接,換句話來說,人走茶涼。
雖是人走茶涼,但袁世凱畢竟還有些餘威,就像今日邀來的閔泳翊,這位閔妃外戚雖知袁世凱明日將離朝鮮,可卻依然不得不來這南別宮與袁世凱暢飲。
其實閔泳翊與袁世凱,在早些年倒是極為親近,當時袁世凱以幫辦軍務之身為朝鮮訓練新軍,而其與閔泳翊正是那會認識的,兩人關係當年因逮捕“大院君”極為親近,不過卻又因後來袁世凱送“大院君”回朝而日趨惡劣,現在作為朝鮮的兼司僕所管轄的正是當年兩人一同訓練的那營步隊;也正因其位置顯重才得已成為是閔妃黨的領袖人物。
“子相,你我兄弟相識近十年,這幾年,雖有些許誤會,然兄職所在,於諸事不得不為之,還望子相老弟體諒!”
說話的功夫,袁世凱又敬了一杯酒,酒是正宗的京師帶來的二鍋頭,論其酒烈遠甚於朝鮮燒酒,不過只是一個鐘頭的功夫,這閔泳翊便已經喝下了至少二斤烈酒,雖說其酒量頗佳,但也擱不住袁世凱這般勁,早已有八分醉意的他,雖明知自己不能再喝了,但袁世凱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且又先乾為敬,他又豈能不給面子,連忙硬著舌頭說道。
“慰亭兄之苦處,小弟豈能不知,今日兄不再任這大臣一職,再無公事相絆,你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