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石韋治好了潘家大公子的事,很快便在京城中傳得沸沸揚揚起來。
先是在樊樓文會中嶄露頭角,接著又在齊王府鞠賽中大展風采,而今又將一城人都認為無藥可治的潘惟德治好,這一連串的“壯舉”,很快便讓石韋這個年輕的南唐人,迅速成為了京城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論話題。
石韋自然是寵辱不驚,雲淡風輕來應對漸起的聲名。
至於那潘惟德,病好不久,便打造了一面“妙手回春”的牌匾,親自送往了尚藥局,當著局中諸御醫的面,將石韋好一番的感激。
見得石韋如此,原本是打算“借刀殺人”的程德玄,震驚之餘,忙是改換了態度,順勢提拔石韋為醫正。
區區數月間,石韋便由一名背景離鄉的南唐人,變成了尚藥局當紅的御醫,升遷之快,竟也出乎了石韋自己的意料。
這日入夜,石韋應了潘惟德之邀,前往龍津橋西的清風樓赴宴。
那清風樓名頭雖不如樊樓響亮,但也號稱是汴京四大酒樓之一,潘惟德設下此宴,算是對石韋治好其病的正式答謝。
些時華燈初上,正是汴京城達官顯貴們夜生活的開始。
車馬停於清風樓前,尚未進門之時,石韋的耳中已為歡聲笑語,靡靡琴樂所充斥。
潘惟德笑呵呵的將石韋請入。
一進大門,便見一條長長的主廊,至少有一百餘步,左右有兩層高的樓房相對,樓上樓下,又有許多飲酒的高階小閣。
放眼望去,諸閣之中,燈燭明亮,人影繁動。
主廊簷下,又排列著幾百個花枝招展的妓女,鶯鶯燕燕,搔首弄姿,向著來往的客人賣弄風情。
“石兄,這清風樓,最著名的就是自家釀製的玉髓酒,以我之見,此酒當是汴京最好吃的酒,這一回你我一定要吃個盡興。”
潘惟德的話,頓時勾起了石韋的酒癮。
他曾聽曹琮提過,汴京最好的酒就出於西清風樓,今日適逢潘惟德請客,正好品賞一番。
卻說這大宋朝實行是酒專賣政策,酒麴的製作權力由朝廷壟斷。
官府定量將酒麴賣給一些大的酒店,這些獲得釀酒權力的酒店,便被叫作正店,而那些沒有釀酒權的酒店,又被稱作腳店。
東京城裡大小酒店數以千計,而擁有釀酒權的正店,卻僅僅只有七十二家。
因是腳店的酒只能向正店去購買,故而大的正店往往會利用這種特權,來壓制小酒店,這也是樊樓等大酒家,能夠繁盛多年,經久不衰的一個秘訣。
石韋二人在小廝的引領下,上了東樓二山,潘惟德早幾天就訂下的一間天字號的閣間。
小廝問道:“二位爺點些什麼酒菜。”
潘惟德擺手道:“你這清風樓有什麼招牌菜,統統都上來,還有,把你店中陳年的玉髓拿上一斗來。”
這一斗酒相當於六千毫升,大約有一百多兩重,潘惟德這當真是打算豪飲一番。
不過這個時代蒸餾酒敞未普及,所謂的美酒,一般都是黃酒或果酒,酒度較低,這一斗酒聽起來嚇人,不過對石韋這樣的酒量來說,倒也算不得什麼。
石韋遂是笑道:“好啊,今晚我就與潘兄不醉不歸。”
潘惟德酒尚未吃,就因石韋的豪爽而興致大作,便又叫小廝拿來名牌,笑道:“吃酒怎麼能沒有歌樂助興,石兄,你來點花牌吧。”
所謂的“點花牌”,即是從名冊中任意挑選助興的女郎,跟現代的點小姐差不多。
石韋也不客氣,接過名策,從一堆“媚月”、“春桃”、“黃鶯兒”中掃過,看得他眼花繚亂,不知該選哪一個。
忽然瞧見一堆充滿誘惑的名牌中有一個另類,石韋便指道:“就這個吧,浮萍,我今兒正想聽聽琵琶。”
“浮萍?”一聽到這個名字,那小廝面上便露幾分為難,搔著首訕訕道:“爺若想聽琵琶曲,咱這清風樓裡不少擅長的女郎,爺不若換一個吧。”
石韋好奇心起,便問:“怎麼,莫非這個浮萍姑娘琵琶彈得不好嗎?”
小廝道:“倒也不是彈得不好,只是小的怕點了她來,會掃了兩位爺的興致。”
“既是彈得好,為何不能點,莫非這位姑娘相貌醜陋,還會嚇到我們不成?”石韋笑呵呵道。
小廝趕緊搖頭:“怎麼會呢,咱們清風樓的姑娘,那可是個個俊俏可人,豈會有相貌醜陋的。”
石韋越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