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3/4頁)
不是就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什麼日本的實力比我們強那麼多?又表現在哪些方面?第一,日本現在的鋼鐵產量是民國的上百倍。日本能製造出各種合金鋼,能自造鍊鋼裝置。民國一年的產鋼量只有日本的個位數。就算把鋼煉出來,民國也造不出日本的大口徑艦炮,也造不出動則數萬噸的大型戰艦。就算造出了戰艦,民國現在也沒有合格的煉油廠,煉不出足夠的重油,汽油。甚至民國沒有足夠的勘測師,沒有足夠的採礦技術,裝置。”
“日本可以自制戰機,轟炸機,但是我們民國就只能靠擠出來的錢向列強買,打掉一架少一架。你們是大學生,有些人還是學機械的,應該知道一種機械牽涉到多少技術,多少層面,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拉短差距。”
“民國的財力遠不如日本雄厚,民國向列強買一架飛機的錢,日本可以造兩到三架出來,這樣下去,差距越打越大,拿什麼跟日本人打?日本人的醫學發達,受了傷計程車兵可以更大程度的得到救治,民國缺乏醫生,缺醫藥,更缺製藥的工廠,裝置,一點小傷就很可能致死,致殘。這種情形下,你們讓我們軍隊如何跟日本人一較高下?”
“中日的差距不在作戰的決心,最關鍵的地方不在我們軍人,在你們這些學生,教授身上。訓練一名合格的戰士,身體條件尚可,短則一年,長則兩三年就可以出來。情況緊急下,也可以抓壯丁湊數。但是一個大學生,從初小,高小一直念上來得花多少年,這筆帳你們自己去算。”
“我們在前線跟日軍拼命,吃的是這口飯,穿的是這身衣,沒辦法,我們當兵的也很樂意這樣去做。因為我們的身後是自己的家園,有父老鄉親,有自己應該去守護的那片天地。”
“有活下去的可能,我們當兵的也不想死。我們也想開著自己的飛機,用自己國家生產出來的飛機大炮,坦克,戰艦去跟日軍打。不想把採買過來的一點軍械打完了,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頂日軍的槍林彈雨。現在日軍大股部隊陸續開到,奉天抗戰的只有一個第7旅,黃司令的警署總隊,加起來萬餘人,我們兵力嚴重不足。”
“我們當兵的需要援軍,但是不需要你們,東北三千萬人口,有四十多萬軍隊,如果需要,軍隊隨時可以擴充到更多,但這些年下來,只有你們不到四千大學生,你們是以後繼續抗戰下去的希望,也是抗戰勝利後,重建國家和地方的基石。我們這些當兵的,除了打仗,什麼都不會。”
“你們有自己的崗位,那就是學習最好的知識,技術。讓我們這些當兵的能拿更好的武器,受傷了能有更好的醫藥。不讓你們學生上戰場,是不想斷掉最後的希望。希望我們今日的付出,可以換來你們的成材。如果我跟我的部下戰死,你們也可以改變後面民**人的命運。諸君,拜託了!”
語畢,姜立向這些學生彎腰行禮。
劉仙洲,馮庸,所有的教授,教師紛紛向姜立回禮,還有臺下那數千雙目微紅,鴉雀無聲的學生,有些學生甚至已經泣不成聲,為那些枉死在日軍刀槍之下計程車兵,也為此時孤軍奮戰,仍然死戰不退的第7旅,還有警署總隊。這些士兵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明知送命,也要儲存他們這些學生,這些東北十幾年教育成果的結晶。但是他們這些學生卻無力對眼下的局面作任何改變。
83章 關於學校拆遷的計劃
“目前東北大學有理,工,教育,文,法5院。文學院開辦的學系有國學、英文、俄文、哲學、心理學、史學群學等6個系,學生300人,教授有40餘人、法學院開辦的學系有政治、經濟、法律3個系,連同夜校學生共600餘人,教授有20餘人。”
“理學院開辦的學系有化學、物理、天文、數學4個系,學生250餘人,教授有40餘人。工學院開辦的學系有機械、電工、土木、採冶,建築、紡織6個系,學生500餘人,教授有50餘人:教育學院有大學部的教育系,另有專門部的英文、數物,博物、國文、體育5個專科,學生共計300餘人,教授有20餘人。”
“本年度,學校正式籌辦農學院,暑假內招收農科預科兩個班70令人,由專家柳國明,劉和等教授主持其事:全校有學生3000人,其中男生1612人,女生1388人,教授和職員250餘人,年辦學經費由50萬增至150萬元。”
張學良這個校長已經去了北平,憑河北那塊地方養十萬東北軍尚顯吃力,張學良連東北都顧不上了,這種時局下也無力再顧及奉天這邊的東北大學。
此時在東北大學主事的劉仙洲是之前北洋大學的校長,一